貨架
從9月15日開始,唯品倉品牌上新的頻率將從8-12個/日,漲為20個/日。中國品牌數量將維持75%的比例,國外品牌占比25%。C端用戶不會成為唯品倉的種子用戶,唯品倉為專業(yè)代購和批發(fā)商服務,平臺具有一定的門檻。社交電商沒有改變零售的本質,但它是一種新的形態(tài),是近幾年蓬勃發(fā)展的一種形式,未來可能繼續(xù)發(fā)展成為主流。穿上社交外衣的傳統(tǒng)電商,在行業(yè)里儼然成為一種新風向,引得各路玩家紛紛入局。唯品會是這批“逐浪者”中的一個,并從自己的“特賣基因”中衍生出新的可能性。前不久,一直做B2C的生意的唯品會上線了一款名為“唯品倉”的App。唯品倉基于S2B2C模式(一種集合供貨商賦能于分銷商,并共同服務于顧客的電子商務營銷模式),以專業(yè)代購、微商和中小型批發(fā)商等小B為客群,借助微信、QQ等社交平臺,幫助品牌商清理庫存。在此之前,唯品會平臺上賣不掉的尾貨都原路退還給了品牌商。這批尾貨對品牌商和批發(fā)商而言意義不盡相同:品牌商很難在主流電商渠道中完全消化庫存,如若親自出馬低價甩賣尾貨,將新貨、舊貨放在同一平臺上售賣,勢必會對品牌形象造成一定挫傷,還會影響新品銷售;批發(fā)商和代購想用最優(yōu)惠的價格拿下這批尾貨,但難以接觸到品牌方,拿不到一手貨源。于是,唯品倉脫離唯品會主站成為一個獨立平臺,設置一定準入門檻,幫品牌商和批發(fā)商牽起了一條“紅線”,并通過平臺機制將代購和批發(fā)客與普通消費者進行隔離:代購和批發(fā)商通過唯品倉拿到品牌庫存尾貨后,通過社交工具進行分享和分發(fā),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搜索引擎也抓取不到庫存商品和品牌的信息,從而在幫助品牌快速清理庫存尾貨的同時,避免對品牌形象造成影響。但解決完這一矛盾后,仍有不少問題逐漸浮出水面:上線一周,唯品倉靠什么來導流?在社交平臺曝光后,如何保護好小B的進貨來源?微信能否長期對唯品倉進行流量傾斜?唯品會副總裁黃紅英日前在接受36氪獨家專訪時,聊了聊唯品倉當前和未來想做的事,以及社交電商的未來。唯品倉的第一步上線初期,唯品倉就明確提出,自己的客群是專業(yè)代購、微商和中小型批發(fā)商等小B客群。但向來只做B2C生意的唯品會,如何初步導入資源流量,迅速覆蓋小B客群?黃紅英告訴36氪,唯品倉當前的流量來源有四個方面:內部測試平臺的種子用戶、唯品會3億存量用戶轉化、外圍流量吸引,以及產品團隊的激勵玩法機制。另外,唯品倉未來還會與批發(fā)市場等線下場景機構合作,從線下獲取小B客群流量。10年來都專注于特賣領域的唯品會,迄今為止已與6000家國內外知名品牌達成長期合作。但從唯品倉平臺的供應鏈來看,當前只有25家品牌商的產品在售,其中以紅蜻蜓、真維斯、柏雅圖、勁霸等中國品牌居多,阿迪達斯、耐克等國外品牌數量較少。事實上,唯品倉App上線至今剛好滿一周,基本是按照每天8~12個品牌的速度來上新,同時促銷結束的品牌也會即時下線,因而App端的品牌數量基本維持在幾十家左右。黃紅英告訴36氪,按唯品倉項目的計劃,從9月15日開始,唯品倉品牌上新的頻率將會達到每日20個。至于國內外品牌數量的占比問題,唯品倉將依據代購的需求來進行動態(tài)調整和拓展,未來依舊計劃以中國品牌為主,將比例維持在75%上下,國外品牌占比為25%。從貨物來源看,唯品倉上在售的商品一方面來自合作品牌方提供的庫存和尾貨,一方面還有唯品會自營的買斷庫存。唯品倉與品牌商的合作亦可分為兩種形式:直接與唯品倉合作的品牌,由品牌方發(fā)貨;已經進入唯品會平臺寄售、在唯品會倉庫中存放的尾貨商品,由唯品倉發(fā)貨。唯品倉將社交作為交易鏈的關鍵一環(huán)。下單進貨前,小B需先將商品信息轉發(fā)到微信群或朋友圈,獲得一定訂單后再從唯品倉下單。但這個過程會產生一個矛盾:如果貨物經歷“唯品倉——小B——買家”這樣一個流程,會使得物流時長被拉長一倍;如果直接將貨品寄送給買家,小B又可能暴露自己貨源渠道。唯品倉的解決方案是,無論是由唯品倉、品牌商直發(fā),還是經由小B端二次分發(fā),都不在物流快遞單和包裝上顯示唯品會和唯品倉的相關信息。包括箱子中的空氣墊等固定填充物,都會使用另外一套物料,整個內外包裝只顯示品牌商品信息。商品存在質量問題需退貨時,都會退回唯品倉或品牌商的倉庫。小B在平臺上獲取退貨地址后,將倉庫地址提供給C端買家即可,地址也不會顯示唯品倉的相關信息。唯品倉的下一步8月14日,唯品會發(fā)布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后,唯品會董事長兼CEO沈亞在電話會議中提到,唯品會做唯品倉是因為很多App都在做,但相比之下,唯品會最專業(yè)、和品牌接觸最密切,因而相信自己能很快拿下這塊市場。事實上,愛庫存、好衣庫,以及阿里巴巴的1688批發(fā)網,已經先唯品會一步,做了許久銷售庫存的生意,這其中的愛庫存和好衣庫,甚至都具備了社交電商屬性。作為后來者的唯品倉,要靠什么來切下市場老玩家的一塊蛋糕?黃紅英表示,唯品會與6000+國內外知名品牌合作,也使得唯品倉的貨品在保證正品貨源的同時,擁有絕對的價格優(yōu)勢。盡管當前唯品倉的商品品類以服裝、鞋包為主,但根據調研反饋結果,用戶對美妝、母嬰、家居家紡這幾類有很大的需求趨勢,這是唯品會的優(yōu)勢品類,也將是今后唯品倉為小B供貨的重要品類。唯品倉將自己的用戶定義為包含專業(yè)代購、微商和中小型批發(fā)商等在內的小B客群。對于36氪“用戶是否會從小B向大B轉移”的疑問,黃紅英解釋稱,大B與小B其實沒有絕對的定義。從唯品會的經驗來看,小B月銷售額為3~5萬,大B月銷售額超過50萬,還有一些超大B月銷售額甚至可以達到500~1000萬。上線一周內,就有不少大B用戶同唯品倉聯系,其中有的客戶月進貨額可以達到1000~2000萬?;诖?,唯品倉會根據大B的貨品需求,提供更加針對性的服務。未來,唯品倉頁面也會開發(fā)一個專門面向大B的標簽入口。值得注意的是,唯品倉App上線后,36氪曾下過一個判斷:未來唯品倉的用戶將不僅限于小B端客群,還包括大量喜歡囤貨的個人買家。對此黃紅英表示,C端用戶不會成為唯品倉的種子用戶,唯品倉是為專業(yè)的代購和批發(fā)商服務的,平臺具有一定的門檻?!坝脩粢粋€月要買滿2000元才能成為會員,享受一些購買優(yōu)惠政策,這主要也是為了保護小B客群的利益?!辈贿^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一個月消費滿2000元,對個人買家來說似乎算不上太高的門檻,尤其是服飾穿戴這類消費頻次較高的商品。隨著C端用戶的增加,小B客群在供貨渠道上似乎不再具有優(yōu)勢。在黃紅英看來,小B客群和C端用戶需求不同,小B對貨品進行分發(fā),C端用戶是最終的消費者。如果有用戶組團進行購買,其實也形成了小B代購行為。社交電商的未來社交電商化身成為一股強勁的龍卷風,刮向了整個電商圈。唯品會先后推出唯享客、云品倉、唯品倉三個項目,作為其在社交電商領域的三個重要嘗試:唯享客誕生最早,2015年起步,基于唯品會主站,通過傭金返現激勵終端消費者的分享,以此來分發(fā)貨品、獲取流量;云品倉是唯品會今年重要的內部創(chuàng)業(yè)項目,是依托唯品會的好貨、供應鏈、物流倉儲等一系列資源搭建的獨立平臺,號召寶媽、學生等兼職代購人群開設自己的小店,利用社交和人脈關系進行貨品的推薦分發(fā);剛剛上線一周的唯品倉,則是基于S2B2C模式的專業(yè)代購批發(fā)平臺。“社交電商是唯品會整個公司業(yè)務轉型的重要一環(huán),不論在2B還是2C的項目中,唯品會都將嘗試在平臺推出激勵裂變的社交玩法?!秉S紅英如是表示。但業(yè)內有觀點認為,社交電商其實是一個偽概念,社交只是入口,和零售并無關系,不能成為一種特定的商業(yè)模式,亦不具有排他性。對此黃紅英表示,唯品會一直在探索如何充分發(fā)揮社交的力量。社交電商沒有改變零售的本質,但它是一種新的形態(tài),就像曾經的線下店和貨架電商一樣。商品要觸達消費者,有多種多樣的渠道形態(tài),社交電商是近幾年蓬勃發(fā)展的一種形式,未來可能繼續(xù)發(fā)展成為主流。2017年11月,騰訊、京東入股唯品會,三方開啟了正式合作。從那以后,唯品會便開始利用微信生態(tài)中的社交能力,開始了社交電商領域的探索?!盎ヂ摼W社交網絡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形態(tài)。騰訊入股唯品會后,雙方已在各個層面推進深度合作,未來微信生態(tài)的流量,也將幫助唯品倉實現用戶的裂變式增長?!鄙缃浑娚桃粋€無法規(guī)避的痛點是,過于依賴其他平臺導量,尤其是微信生態(tài),流量成本已愈發(fā)昂貴。以拼多多為例,流量成本已經從最初的11元暴漲至近50元,這部分成本最終會轉嫁到商品品質層面。騰訊是否會持續(xù)不斷地向唯品倉進行流量傾斜呢?黃紅英告訴36氪,唯品倉是面向小B客群的平臺,獲客模式不同于C端電商平臺。小B客群關注的是貨品質量以及貨品分發(fā)的利潤,對于唯品倉來說,流量主要還是取決于平臺自身貨品的吸引力。
一起惠2018-08-22 11:03:50538 次
8月16日,京東集團正式公布了2018財年第二季度業(yè)績,其中凈收入1223億元人民幣(約185億美元),同比增長31.2%,當季凈收入創(chuàng)新高;凈服務收入為118億元人民幣(約18億美元),同比增長51.0%;歸屬于京東集團普通股股東的持續(xù)經營業(yè)務凈利潤則由去年同期的9.765億元人民幣,下滑至4.781億元人民幣。利潤下滑引來種種猜測,但需要看到的是,今年二季度京東在技術研發(fā)上的投入為27.81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9.8%,對其提出的“零售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占了大頭,這也是利潤下滑的首要因素。事實上,對技術加大投入,通過技術改造零售市場已經成為京東的戰(zhàn)略方向。在京東對外公布的三條增長曲線中,以3C、家電等業(yè)務構成的第一條增長曲線是京東的基本盤,京東當下的立身之本依舊牢掛于此;以大客戶以及生鮮等新興業(yè)務構成的第二條增長曲線決定了京東在零售市場的滲透度,方向是將京東培育成一個受信任和受歡迎的合作伙伴;而以智能供應鏈、數據服務和門店科技等驅動的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壓軸的第三條曲線,則決定著京東在未來零售生態(tài)中最為關鍵的想象空間。四個關鍵詞和四大缺失去年7月,京東CTO張晨首次對外詳細闡釋了京東“RaaS”戰(zhàn)略,即RetailasaService(零售即服務)。張晨稱,未來京東將成為一個開放、賦能的平臺,向全社會分享京東從運營、營銷到商品、到倉庫、配送、客服、金融、大數據、無人機、無人車等基礎設施中的能力。在京東看來,隨著零售基礎設施的社會化能夠更好地實現規(guī)模經濟和網絡效應。最終,信息、商品和資金流的服務,會變成像水電煤一樣的公共基礎設施。在未來的“無界零售”圖景里,零售基礎設施是串聯起消費變化和技術更新的重要載體。2017年下半年,京東成立了無界零售賦能事業(yè)部,主要是整合集京東在各版塊的能力,形成行業(yè)化的解決方案,向下輸出賦能品牌商和服務商。這一動作有四個關鍵詞:①全域。京東將通過一套系統(tǒng)管理全域的營銷和銷售,包括貨品的管理,且能與微信生態(tài)強綁定;②全鏈條。京東的重點在后端,騰訊的強項在前端。準確地說,京東的強項在中臺和后端供應鏈的能力,因此它有能力端出全鏈條的的解決方案。未來零售的驅動力是場景化而非品類化的,京東的供應鏈能力可以補足門店欠缺部位,助其構造全品類的場景化空間。③架構開放。京東認為,平臺就應該做平臺的事情。很多在端上的能力,包括在項目實施上的能力,滿足定制化需求的能力,依然要通過合作伙伴來實現。因此,整個京東的架構是一個開放的設計。④分布式部署。無界零售是一整套系統(tǒng),上來就全面強推,結果恐怕只能適得其反。因此,京東將能力分布釋放,先疏漏補缺打實地基,再來個春秋萬載,一統(tǒng)江湖。如今,京東步伐已經從自有生態(tài)交易域走向更多的交易域,試著通過無界零售,把品牌在官方的旗艦店、數字化以后的品牌線下門店和微信域里的聲音全部串在一起。在這一演化的過程中,渠道的割裂要被打破,交易場景的限制要被打破,線上線下的數據要被打通。前端形成一盤人,后端形成一盤貨,把一盤人和一盤貨留在一起,促使營銷和商品周轉的進一步精準化。今年6月,京東與曲美家居聯手打造的“曲美京東之家”開門迎客,為了一探無界零售在供應鏈整合、大數據選品及黑科技加持三方面的賦能及其可能帶來的新消費體驗,旗下高端學習組織馬蹄社帶領數十位一線品牌電商操盤手高管匯聚北京,于8月13日探訪了“曲美京東之家”和京東總部,體驗并感知了京東對無界零售最新的定位和理解。在游學中,了解到,京東眼中的線下門店有著如下四大缺失:一是消費者的信息缺失。老話說“眼見為實”,但在下單決策前需要的信息越來越多的今天,現場體驗依然只能提供一個維度的信息,消費者開始更在意這件消費品在輿論和專業(yè)領域的認知。一把椅子,如果不說它是用榫卯結構做的,消費者會覺得賣8000元太貴了;在線下看到一個手機,消費者不知道它的性能、配置、賣點究竟是什么……他們更關心的數據是:這個商品有多少人買過了?好評率是多少?真實評價信息有多少?有沒有它的商品詳情和使用的視頻?……曲美京東之家使用了電子價簽,這是補充信息缺失能做的第一步。電子價簽上既可以看到動態(tài)價格,也可以看到好評率,還可以看到對它的文字評價等等。AR試衣鏡則可以讓消費者提前感知衣服的上身情況。消費者接觸了更豐富的信息,間接上能帶來更高的轉化。二是全局數據缺失。在消費者端,消費者的基本屬性(性別、年齡等)、喜好、習慣、會員匹配等是基本數據;在商品端,單品的被關注度、購買率、商品購買組合、庫存等是基本數據,而在場景端,消費者的動線/軌跡、區(qū)域熱力分析、店面排布及陳列規(guī)劃等是基本數據。將三者全面數字化并統(tǒng)而合一,才能釋放數據真實的張力。曲美京東之家應用的傳感矩陣和祖沖之平臺,就是一套全局的數據記錄和分析系統(tǒng),從城市商圈到線下三公里的客群情況分析、周邊業(yè)態(tài)的情況分析、周邊15米人群的情況,一直到店門口經過人的情況──多少男生、多少女生、多大年齡、多少數目──等等,可以做到全面的覆蓋。京東旗下生活家居自有品牌“京造”有37個商品裝了Take設備,后臺可以看到這些商品被拿取了多少次,播放了多少次,通過層層維度體現整體數據。如果鋪設的維度足夠高,可以告訴運營人員每件商品的單品點擊率是多少,到最后的支付、評價等等,將數據資源的作用放到最大。三是空間缺失。線下店空間再大,終究有一堵墻,一個物理邊界,這道邊界是無法無限擴展的。這也直接導致單店的SKU和流量有一個閾值,此后再提高效率不過是徒增成本。虛擬貨架技術則成為了線下店很好的補充:既有現貨可以讓消費者感知貨品的質感,產生品牌認同,亦可以把整個品牌旗艦店搬到店內,增加下單選擇,促進轉化。四是系統(tǒng)化工具的缺失。這是目前所有高舉新零售、智慧零售、無界零售等大旗的平臺也好,第三方服務商也罷都在做的事情,一切邏輯到最后都需要落地成真實可操控的工具系統(tǒng),但沒有底層邏輯就無法構筑操作系統(tǒng)。實際上,不僅是線下門店有著種種缺失,線上也有著包括交互、感知、可控的速度、信任在內的種種缺失。來自京東無界零售事業(yè)部的決策者表示:未來零售是從人、貨、場的分割最終走向到店到家一體化、數據服務一體化、科技信息一體化以及線上線下一體化。這名決策者認為,在鋪天蓋地的一體化進程中,京東的優(yōu)勢是趨同和求異。趨同來看,大家在做的京東都在做;求異來看,京東有微信、京東有自己的物流和價值供應鏈、京東的京X計劃正如火如荼……一切一體化,都是在線上與線下間取長補短,力求增長,一切能夠提高一體化運轉效率的嘗試,在當下都值得試錯和鼓勵。無界零售的數字化:知人知貨知場京東集團數據業(yè)務創(chuàng)新方向總監(jiān)陳宇透露,京東無界零售的行業(yè)解決方案在知人、知貨和知場三個需求維度都有著明確的洞察,也都給出了當下稱得上高效的方案。知人方面,京東的方案應用了相對成本比較低客流羅盤,實時監(jiān)控客流數據。通過分析用戶年齡和性別等屬性,形成流量轉化模型,為線下精細運營提供數據支持。如果消費者注冊了京東或關聯門店的VIP用戶,可以實現1:50萬人臉識別,并做到覆蓋周邊小區(qū),線上和線下也就此通過人臉產生了關聯,數據得以打通;在多屏互動時,由于有人的數據積累,這些屏盲目輪播信息或圖片,而能夠根據站在屏前的獨立個體做到精準的營銷觸達;在曲美京東之家,當用戶拿起的商品,屏幕顯示出這個商品的信息,后臺也在同步捕捉從商品到用戶的選擇、用戶購買的全過程數據。通過大量的門店數據積累,京東能夠得出各個行業(yè)、各個門店乃至門店各個區(qū)域的不同特點,為品牌或門店提供用戶線下購物決策的邏輯和關鍵點;智能結算臺和智能貨柜,在把商品數字化的基礎上,同步留存了所有的用戶交互行為,不管是購物還是猶豫的過程,都可以搭建額外的觸達和轉化。智能終端通過算法準確綁定用戶與商品之間的關系,已經成為“知人”環(huán)節(jié)中尤為重要的一環(huán)。智能販售終端已經體現了“知人”和“知貨”的交叉,更單純的“知貨”則體現在對貨柜的洞察:通過攝像頭分析商品拜訪位置,缺貨狀況,不同品牌之間的商品變化等等,都能為傳統(tǒng)零售帶來更具穿透性的結論支持。一個貨架只需要不超過300塊錢的成本,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相關分析。知場方面,如上文“全局數據缺失”中所述,曲美使用的祖沖之系統(tǒng)可以對從城市商圈到線下三公里的客群情況分析、周邊業(yè)態(tài)的情況分析、周邊15米人群的情況分析,一直到店門口經過人的情況分析做到全覆蓋,獲取完整的周邊人群畫像。今天,數據正在加速成為零售業(yè)的石油,算法的門檻在不斷下降,但數據的門檻在不斷上升。而每一種數據和算法的獨特性和迭代的優(yōu)勢,都強相關于其所在的場景。但線下場景數據采集和線上全然不同,如何能夠把數據和用戶,包括和商家的用戶變得可控,在商業(yè)上走通邏輯,成為技術面的最大挑戰(zhàn),這也是京東在算法端的優(yōu)勢。陳宇透露,在實際合作過程中,許多線下商家非常強調數據主權,京東在和線下各種行業(yè)伙伴進行合作的過程中,可以從技術源頭做到尊重數據主權,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基礎上,讓合作伙伴充分享受到數據帶來的收益。他打趣道:“京東講求的是盟國策略,而不是帝國策略。”京東集團副總裁、無界零售事業(yè)部總裁林琛指出,無界零售也好,智慧零售、新零售也罷,核心其實就是傳統(tǒng)零售的數字化轉型。因此,改造從最開始就應該是最極致的,不用過于關心成本的問題,因為技術成本會隨著部署規(guī)模的擴大迅速下降。林琛認為,在端這一側,品牌和商家要做的其實只有兩件事情:高體驗和數字化。京東提供全局性的門店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商家對自己零售端的定義,以及在這個端里至關重要的需要數字化和可觸達、可運營的點是什么。以曲美京東之家為例,改造的核心點是品類的拓充。曲美過去的模式是用品類來驅動的,被叫做品類殺手,同類的還有家電城、眼鏡城等等,用品類驅動用戶不遠千里到店消費。到今天,端的價值已經很難按照品類去做了。以曲美為例,家居做得很好,但已經沒有足夠的說服力可以驅動用戶不遠千里到店里來,出路是營造一種場景和生活方式的認同。對于曲美來說,以最小的成本──基于他的用戶的生活方式為定位──去擴展定位的方式就是跟京東合作,通過京東的全品類賦能,共同形成一個購物領域的場景包圍。林琛預測,未來類似的綜合店將越來越多。過去在中國做零售,每個地區(qū)都有一塊特別好的自留地:河北的零售商,做得再好也越不過河北界,在四川、成都做得好的零售商也進不了重慶,說來說去就是一個成本模型的考量。在原來傳統(tǒng)零售里,一些區(qū)域化的因素占比是非常高的。在向未來零售遷徙的過程中,區(qū)域化的因素依然存在,但如果通過無界零售或其他的解決方案讓在其他方面的提效可以彌補區(qū)域化成本的差異時,就會快速迎來一波整合的浪潮。對于品牌和零售商來說,這是一個機會點,也是一個危機點。各種零售解決方案并非萬能的解藥,真正知道自己欠缺什么,才能談得上去選擇什么。希望,通過闡釋京東在無界零售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能讓我們的讀者管中窺豹,與己印證,在智能商業(yè)大潮來臨之時搭上快車,避免流亡于時光。
一起惠2018-08-22 10:47:37352 次
如今,越來越多的本土品牌正在逐漸走出國門。包括匹克、361度、李寧、江南布衣等運動服飾品牌早早的就將眼光放到了海外市場。今年,李寧和太平鳥的一波國潮席卷了國內外大江南北,進一步給民族品牌進軍海外提振了信心。其實,從去年到今年,包括海瀾之家、森馬、MJstyle、波司登等國內服飾品牌紛紛發(fā)力海外市場,出海開店。同時,太平鳥也把出海提上了日程。為此,《聯商網》特盤點部分知名服飾運動品牌的“出?!敝?,了解他們的海外擴張情況,對于已經開出海外門店的品牌,我們也來回顧一下,它們各自的門店都長什么樣?MJstyle日本首店選址:日本千葉縣永旺幕張新都心開業(yè)時間:2018年6月28日6月28日,日本首家MJstyle開業(yè),位于日本最主要的國門之一——千葉縣的永旺幕張新都心之中。未來,MJstyle將依靠與日本大型跨國零售集團永旺株式會社建立的長期友好合作關系,以這家門店為核心,輻射至日本全國各個地區(qū)。在未來的幾年,MJstyle計劃于菲律賓、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開設門店,加速全球化擴張。據了解,上半年,MJstyle新店主要位于華東區(qū)域,共有12家新店,分布在江蘇、安徽、山東、上海、浙江等地,進駐南京萬達茂、靜安大融城、海寧愛琴海等新開業(yè)的購物中心。第二大區(qū)域是華北區(qū)10家,分布在河北、天津、山西等地。華南6家新店全部位于廣東省,進駐深圳深業(yè)上城、陽江東匯城等購物中心。剩余新店位于西北、華中、西南、東北,分別有3家、2家、2家、1家門店。從城市分布來看,上半年MJstyle在一線城市僅新開4家門店,占比11%,其中上海1家、廣州1家、深圳2家。這是受市場環(huán)境影響,一線發(fā)達城市快時尚行業(yè)已相對飽和,因此包括MJstyle在內的快時尚品牌在該區(qū)域擴張均相對謹慎。波司登倫敦旗艦店選址:英國倫敦南莫爾頓街18號開業(yè)時間:預計2018年9月在銷聲匿跡了一年半之后,波司登宣布將于今年9月重啟倫敦旗艦店。同時,波司登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高德康表示,2018年集團將對“波司登”主品牌進行品牌重塑,發(fā)力羽絨服主業(yè),砍掉波司登男裝、居家、童裝等非羽絨業(yè)務,未來三年關閉70%至80%的非營利門店。2012年,波司登在倫敦中心Mayfair區(qū)開出首店,這是波司登在海外布局的第一家門店,被視為該公司進軍海外市場的標志,也令波司登成為最早一批征戰(zhàn)國際市場的國內服飾品牌。不過在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波司登于2017年2月關閉了這家英國唯一門店及官網,標志著這家曾經一度稱霸中國的羽絨服集團的海外擴張計劃擱淺。在海外市場,波司登主品牌通過品牌升級,用羽絨核心業(yè)務提升品牌知名度。去年,波司登更換了沿用多年的產品商標,新商標在外形上保留并突出原有的翅膀圖案,但放大了英文名字,使整體設計更為時尚、簡潔、清晰和國際化。集團稱更換品牌商標是重塑的重要一步。海瀾之家新加坡首店選址:新加坡大型商場SuntecCityMall開業(yè)時間:2018年5月18日5月18日,經營面積為350平米的海瀾之家HLA新加坡首店在SuntecCityMall開業(yè)。門店整體設計風格簡約,選用白色系作為主色調,輔以黑色和灰色。門頭也一改以往中文字+英文的黃標形象,只顯示白色的“HLA”字樣。這也標志著海瀾之家HLA作為中國國民品牌,進一步加快了海外市場拓展進程。其實,去年7月,海瀾之家HLA就已經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開出首家海外門店,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其在馬來西亞已擁有9家門店。今年海瀾之家除了已進駐新加坡,還進入了泰國市場。未來3年內,其將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繼續(xù)攻城掠地,逐步實現以“新馬泰”為起點,全面進軍東南亞,走出亞洲,走向世界的戰(zhàn)略目標。2017年,海瀾之家新開門店1054家,關店505家,凈增549家;截止2017年12月末,其門店總數5792家,遍布全國31個?。ㄗ灾螀^(qū)、直轄市),覆蓋80%以上的縣、市。其中,“海瀾之家”品牌4503家,“愛居兔”品牌1050家,其他品牌239家。森馬海外首店選址: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公園購物中心開業(yè)時間:2018年8月9日8月9日下午,森馬首家海外店鋪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公園購物中心正式開業(yè),標志著森馬正式進軍海外市場。年初,森馬成立了海外業(yè)務項目組,通過資源整合、梳理并完善業(yè)務流程,建立對外溝通、外貿合作,在多品牌及各個系統(tǒng)的支持下,成功拓展沙特市場,此次入駐利雅得公園購物中心亦是森馬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號召,立足國內,走出國門的重大舉措,為森馬品牌的國際化進程中邁出堅實有力的一步。目前,森馬品牌與M.A.Alabdulkarim&Co.Ltd.公司已達成戰(zhàn)略發(fā)展共識,計劃在2018年開設兩家門店,同時該公司還與森馬達成了未來五年的開店目標與采購計劃。后期,森馬還將陸續(xù)拓展中東、中亞及東南亞部分國家,尋求與當地優(yōu)質零售商、批發(fā)商建立合作關系,逐步提升品牌的國際影響力,為民族品牌國際化發(fā)聲、蓄力。江南布衣選址:日本、英國、美國、意大利、加拿大等1994年創(chuàng)立于杭州的江南布衣,旗下目前包括八個品牌,即JNBY、CROQUIS(速寫)、jnbybyJNBY、less、Pommedeterre(蓬馬)、JNBYHOME、SAMO及REVERB,遍布國內一二線城市。江南布衣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的2018年上半財年業(yè)績顯示,期內,江南布衣銷售額同比上漲26.22%至16.54億元,零售渠道可比同店增長達10.3%,毛利潤則同比增長22.75%至10.35億元。凈利潤同則比大漲36.83%至3.12億人民幣,剔除對上財年中期不可比項目上市有關費用約1570萬元后,集團經調整凈利潤同比大漲28%錄逾2.43億元。江南布衣自2004年起就進軍國際市場,截至去年底,江南布衣在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qū)共有1768家獨立門店,其中在海外擁有80個銷售點。據悉,2018財年江南布衣將開設200至250家零售門店,大部分位于內地二、三線城市,香港也將成為集團未來重點發(fā)展的市場之一。安踏體育選址:新加坡FILA店(包括FILAKIDS獨立店)8月14日,安踏(02020.HK)發(fā)布2018年中期業(yè)績顯示,上半年安踏集團收益達到105.5億元,同比增長44.1%;股東應占溢利增長34%至19.4億元;經營溢利同比增長41.7%至26.89億元,三者皆創(chuàng)新高。另外,毛利達到57.26億元,同比增長54.6%,毛利率上升3.7個百分點至54.3%。按照目前態(tài)勢,安踏2018年度業(yè)績有望沖擊200億元大關,成為首家營收達到該水平的中國運動品牌。安踏目前大多數的商店仍是以街鋪形式運營,同時在擴展大型購物中心及百貨商場的店鋪布局,計劃在優(yōu)越地段以更大、更具吸引力的店鋪取代面積較小、效益較低的店鋪。今年上半年,安踏集團新開334家門店,截至報告期末,安踏集團在全國共有9650家門店,較去年同期凈增加183家門店。其中有1248家Fila門店,85家Descente門店,189家KolonSport門店,63家KingKow門店和81家Sprandi門店。安踏預計到2018年底,內地安踏店(包括安踏兒童獨立店)的總數目將達到9700至9800家。而內地、香港、澳門及新加坡FILA店(包括FILAKIDS獨立店)的總數目將達到1300至1400家。DESCENTE品牌將滲透一二線城市,著重于優(yōu)越地段開設門店。預計截至2018年底,DESCENTE在內地的門店數目有望達到100至110家,KINGKOW預計會有60-70家店鋪,SPRANDI預計會有190-200家店鋪,而KOLONSPORT預計會有200-210家店鋪。目前,Fila的門店主要集中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未來將在香港、澳門和新加坡開店。李寧選址:美國、西班牙、波蘭、希臘、法國等8月13日晚間,李寧(02331.HK)發(fā)布了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yè)績公告,收入上升約17.9%至47.13億元;權益持有人應占凈溢利上升42%至2.69億元;凈利率由4.7%提高至5.7%;李寧方面表示,雖然新舉措帶來投入,運營效益仍維持。今年上半年,李寧品牌兩次通過國際時裝周活動展示產品力,贏得不俗的反饋和口碑。有網友點評,最近以來,李寧產品一改“老舊”傳統(tǒng)風格,更趨于時尚化、潮流化。李寧方面也不無自豪地表示,公司嘗試了不同的市場推廣活動,參與了紐約、巴黎時裝周,也增加了網絡推廣的開支,且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這進一步鞏固了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及國產品牌在國際活動上的影響力。在海外資源獲取及海外品牌運作方面,李寧一直都有部署,但與其他同類企業(yè)相比,并沒有明顯優(yōu)勢。然而在進軍海外市場方面——包括在海外開設分店、分公司乃至研發(fā)中心——李寧確實走在了同行前面。據了解,從2000年起,李寧便開始進軍美國、西班牙、波蘭、希臘、法國等歐美市場,李寧相關負責人也提出了“李寧的最終目標要做全球品牌”。但效果卻不盡人意。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李寧來自國際市場的收入約為7364萬元,和上年同期9146.8萬元相比,降幅在19.5%左右。以2018年上半年為例,李寧來自中國市場北部和南部的收入各自約為25.7億和20.69億元,占比各為54.5%和43.9%,合計在98.4%;而來自國際市場的收入占比不過1.6%而已,幾乎可以忽略不計。361度選址:巴西、美國、歐洲、印尼等截止2017年12月31日,361度集團共開設5808間核心品牌門店,其中約80%為獨立街鋪。地區(qū)方面,約73.5%的門店位于中國三線或以下城市,而8.3%及18.2%的門店分別位于中國一線及二線城市。在國際市場方面,361度國際在期內已于巴西、美國、歐洲分別擁有1241個、1030個、378個出售361度產品的多品牌體育品牌專門店銷售網點。目前歐洲涵蓋的國家有英國、德國、法國、奧地利及瑞士等。同時,成功踏入新興市場如加拿大、俄羅斯、西班牙、以色列及意大利。不過,財報數據顯示,2016財年,361°海外業(yè)務銷售額同比上漲80.54%,但僅占據總銷售額的1.6%。2017財年,這一比例為1.7%——從銷售層面看,其國際化進程稍顯平淡。361度表示,未來也會繼續(xù)挖掘及擴展至有增長潛力的國家,來推廣國際版的產品。361度認為,國際業(yè)務于未來三至五年會日漸成為集團營業(yè)額貢獻的重要來源。8月15日,361°宣布與印尼太陽百貨展開合作,進一步推進品牌國際化。屆時,361°將通過印尼太陽百貨的實體和線上商店銷售自家產品。今年8月,361°的產品將登陸太陽百貨的15家門店,到2019年6月將全面登上全部155家門店的貨架。與此同時,從2019年開始,太陽百貨每年在印尼主要城市開設10家361°專賣店。太平鳥計劃選址:東南亞、澳洲紐約時間2月7日,太平鳥首次將秀場搬到國際時尚之都——紐約。其在天貓與美國時裝設計師協(xié)會(CFDA)合作開辟的紐約時裝周首個“T-mallChinaDay(天貓中國日)”上,通過T臺秀的形式發(fā)布PEACEBIRDMEN以及PEACEBIRDWOMEN的2018春夏系列。其實,太平鳥的戰(zhàn)略布局中也有嘗試海外營銷的策略。而天貓中國日則作為一個催化,促成了在紐約的海外首次亮相。早在2013年,太平鳥就獲得國際品牌MATERIALGIRL大中華區(qū)的經營權。要知道,MATERIALGIRL是美國時尚教母為其女兒創(chuàng)立的一個街頭少女裝品牌。為了學到國際化營運經驗,提高太平鳥產品的設計力,同時推動品牌全球化,提升其在時尚領域的專業(yè)技能,獲得國際時尚資源。2015年,太平鳥又入股法國高定品牌ALEXISMABILLE。對于未來,太平鳥將會把全球化的首站放在東南亞。“首先,體態(tài)上是亞洲人,會有很多相近;另外,東南亞整個市場情況還處在多年前中國的一個水平;它人口也夠,所以我們是想未來有機會的話可能先從東南亞去嘗試?!碧进B品牌總監(jiān)鄒茜曾表示,這兩年整個東南亞變成了全球的工廠。包括中國很多的供應鏈、整個系統(tǒng)都在往東南亞搬遷,它正處在一個非常好的發(fā)展時期。針對于品牌們在出海新機遇下的種種表現,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孫裕隆認為:“隨著近幾年來國內服裝市場的渠道結構更加豐富,線上線下布局越來越普遍,線下渠道效率的增長更加困難,線下渠道的拓展與經營成本越來越高,單店平效與品效很難突破,線下門店的經營難度與瓶頸越來越大?!痹谒磥?,“在此背景下,尋求市場發(fā)展相對滯后,市場成本相對較低的東南亞市場進行渠道布局與嘗試應該是一個新的增量機會,尤其是對高階類服裝品牌具有更強的適應力,對于國內中高端商務時尚、商務休閑類服裝品牌而言,海外之路無論是東南亞還是歐美發(fā)達國家都還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難度?!焙翢o疑問,民族品牌要在海外站穩(wěn)腳跟要質量更要市場。有多年海外擴張經驗的匹克CEO許志華表示:“中國品牌要想成為國際品牌,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沒有近路可走。”而太平鳥董事長張江平認為,品牌出海最需要的是人才,一需要懂新零售,二需要有國際化的視野和背景。
一起惠2018-08-20 10:22:36502 次
這場零售業(yè)的變局中,物美選擇聯手多點,走一條自己的路。騰訊阿里邁進實體零售戰(zhàn)局,掀起AT之爭,站隊還是不站隊?似乎無人知道正確答案,再或者,這就是一道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和投向阿里懷抱的大潤發(fā)銀泰、站在騰訊身后的步步高家樂福等企業(yè)比起來,物美選擇相信自己和多點。日前,獨家對話物美集團執(zhí)行董事、首席運營官許少川,深度了解物美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論。這家已經成立24年的老牌零售企業(yè)內部,清楚地認識到“變”將是永遠的主題,故步自封將沒有出路,哪怕走的慢,也要堅決且踏實地走出去?!拔锩莱钟虚_放的態(tài)度,不排斥任何合作。但是在走新零售這條道路時,物美還是有自己的想法?!痹S少川笑道。物美集團執(zhí)行董事、首席運營官許少川痛,更要變去年10月,北京物美聯想橋店和金寶街店在經過全面改造后重新開業(yè),這兩家店的升級改造不只是一次簡單的翻新裝修,因為物美將其視作新零售的示范門店,更是2017年最重要的項目。其中,物美聯想橋店曾是物美虧損最嚴重的門店之一。在升級的過程中,物美大刀闊斧地將聯想橋店的經營面積先從1.2萬平方米縮減至6000平方米,隨后再次縮減至4500平方米,同時SKU數量也從1.8萬品精簡到9000品。收縮面積,精選SKU,以此節(jié)省成本,提高效率,物美的目的十分明確。但讓許少川出乎意料的是,在調整之后,聯想橋店的交易次數和銷售總額并沒有降低。“我們收縮門店面積、降低成本時,已經做好了銷售額下降的準備,所以銷售額持平的結果確實在意料之外。我認為,原因在于物美對商品結構的調整,因為銷售額不取決于你的商品有多少,而是取決于能滿足消費者需要的商品有多少。”此外,物美聯想橋店和寶潔合作,在清潔區(qū)放置了智能貨架。據悉,該貨架上搭載了自動攝像頭、顯示屏等硬件,用戶可以直接通過互動屏點選,了解產品性能和商品介紹,可以通線上線下雙渠道訂購。獲悉,在改造后,物美聯想橋門店生鮮產品的占比由原來的30%-40%增至50%,蔬菜、水果、肉品等產品原本就是物美的優(yōu)勢所在,在改造過程中,物美也再次在生鮮產品的占比面積到品項選擇上,下了不少功夫。盒馬鮮生在2016年橫空出世,帶來了“餐飲+超市”的新模式,傳統(tǒng)超市如何揚長避短也成了新的問題。許少川坦言,物美超市內現場制作和加工產品的能力還需要加強,例如主食、烘焙、堂食等部分仍是物美的能力短板。得知,未來物美會把社區(qū)服務和餐飲作為超市門店最優(yōu)先配置的項目?!霸瓉沓信鋫涞纳虘簦蠖嗍欠b鞋帽類。但現在我們最關心兩類,一是社區(qū)服務,包括理發(fā)店、藥店、眼鏡店、洗衣店等等,這是最核心部分;二就是餐飲類,這部分業(yè)務相對專業(yè),物美會與合作商戶共同完成,要囊括正餐、快餐、品牌餐飲、特色餐飲以及外賣等等,來彌補目前的不足之處?!痹S少川認為,聯想橋店代表了一種數字化門店的發(fā)展方向,而物美會繼續(xù)大量且快速地推進這種模式,現在已經有十家左右的門店在準備和升級中?!霸谖磥?-2年內,北京物美的所有門店都要準備進行數字化升級和門店標準形象改造,而且只會比聯想橋更好,不會更差?!弊儯獜氐仔袠I(yè)和市場的迅速變化,物美無法回避。物美集團內部堅信“唯改革創(chuàng)新者勝”,無論是主動還是被迫,都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刻。了解到,2017年4月份,物美聯手多點在超市門店全面推行“自由購”,支持用戶用手機自主掃碼結賬,減少排隊等待時間。目前已經有將近35%的會員會直接用手機購物、結帳,而物美便利店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自助購會員占比從3%上升至30%。在推行手機掃碼自助購一段時間后,物美和多點考慮到,當用戶購買商品數量過多時,使用手機掃碼的體檢不佳,又開發(fā)了臺式的自助結賬機器。用戶使用臺式結賬機掃描條形碼,再使用手機掃碼支付,這樣既可以提升效率又可以降低盜損。而整套臺式自助結賬機的成本可以控制在3000元,而在十年前,一臺傳統(tǒng)的立式自動結算機的報價可高達30萬元。同時,物美和多點合作,全面推行電子價簽,目前還在研究新型的電子顯示屏。據介紹,新款LED顯示屏的內容可以實時改變,除了顯示價簽外還可以增加和顧客的互動內容、廣告內容等等。不言而喻,物美數字化轉型中,多點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從會員系統(tǒng)打通、自助收銀推廣到供應鏈效率提升、物流配送等環(huán)節(jié),多點都深度介入其中。許少川舉例稱,在多點幫助下,目前物美的電子會員占比已經超過70%。同時,物美供應鏈的周轉天數已縮短至20天以內,而零售業(yè)的平均標準周轉天數在30天左右?!?0天的周轉天數,國內的任何一家零售商都不太容易做到?!鞭D型,但別妄自菲薄經過電商幾年的洗禮后,傳統(tǒng)零售在“新零售”的概念來臨時,動作和反應都更加迅速。創(chuàng)新、求變、數字化、新零售、智慧零售,成為了越來越多實體零售企業(yè)談論的關鍵詞。如何做真正的新零售?傳統(tǒng)零售沒有大數據積累和基因實現不了,電商沒有全景數據和線下多元化立體的供應鏈布局也實現不了,打破框架重建思維,或許才是最難的?!拔锩酪龅膭?chuàng)新是接地氣的創(chuàng)新,我們不會在虧損的基礎上,盲目地去擴大規(guī)模和發(fā)展。現在很多零售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是不計成本地注重開店、關心流量,但是能夠走到哪天還不知道。物美要做有質量的新零售,要保證可復制性和成長性?!痹S少川談道。他曾多次表示,目前行業(yè)應該更看重O+O,而不是過去的O2O。“這一字之差卻有本質不同,O2O是線上到線下,代表實體門店不行了,需要賦能和幫助。但O+O是線上和線下,是通過雙向溝通和相互賦能,達到1+1>2的效果,而不是簡單的單向賦能?!痹S少川解釋道,傳統(tǒng)零售不能妄自菲薄,多年的實戰(zhàn)積累豐富經驗,這能夠幫助互聯網企業(yè)學習和了解行業(yè)。零售最關鍵的仍是商品和顧客體驗,再炫的科技都是輔助作用。其實,和不少迅速跑馬圈地的行業(yè)相比,零售行業(yè)更像是跑馬拉松,絕不是曇花一現。許少川坦言,物美愿意在長跑中不斷學習進步,一步一個臺階,扎扎實實地前進。不過,物美深知,長跑并不代表可以忽略短期的成效,只講故事不落地永遠行不通。“如果短期沒有實質性成果,總是在講故事,是非常危險的,只有實踐才會發(fā)現問題。物美一定要有短期產品讓大家體驗和看到。例如物美超市推出生鮮品牌“每日鮮”,只賣當天菜不賣隔夜菜,涉及供應鏈等很多環(huán)節(jié)。但是喊出來了,就一定要做到,不能砸自己的招牌。”零售業(yè)變革這條道路似乎只有起點。終點在哪里,終極形態(tài)是什么樣子還無人知曉。在數字化革命來臨的同時,AI浪潮也在不斷催生新技術,幫助零售業(yè)提效降本成為很多智能商業(yè)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宏偉目標。但對于傳統(tǒng)零售來說,數字化和智能化究竟誰會先到一步?“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出現,會引起新的變化。我認為,數字化和智能化進程是相輔相成。通過智能化的工具應用,獲得更好的數字化的結果。而數字化程度高,也可以加速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兩者無法分割開來?!痹S少川在最后說道。
一起惠2018-08-17 09:55:02673 次
1999年開始,趙英明就開始了對零售行業(yè)的探索,曾帶領成都王府井實現了十年增長十倍的業(yè)績。2017年9月,這位手握20年商百經驗的傳奇人物加入了京東擔任副總裁。一年過去了,帶著線下基因的老炮究竟與線上平臺碰撞出了怎樣的火花?近日,趙英明進行了一次深度對話,現整理其中十個具有前瞻性的討論,與您分享。【當下零售】:您說“線上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如今看到了什么?趙英明:加入京東其實是換個角度看零售,發(fā)現線上明顯強于技術。當然,從1860年以來,零售業(yè)態(tài)的變化就一直由技術驅動著。印刷創(chuàng)造了營銷:希爾斯百貨曾用DM單將服務信息通過郵政包裹分發(fā)到消費者;電視創(chuàng)造了品牌,當信息來源從區(qū)域型變成了中心化媒體,品牌認知逐漸形成;冰箱改變了購物形式……技術推動零售變革不是第一次,更不會是最后一次。所以零售沒有新舊之分,它會一直變化?;ヂ摼W的上半場是跑馬圈地,技術顛覆著業(yè)務;下半場是攻城略地,業(yè)務將引導技術。這是我進入電商期待看到的,也確實看到了。:那您認為零售會變成什么樣子,目前的差距在哪?趙英明:從前的百貨發(fā)展成了購物中心,但今天,兩者已經沒有了絕對界限,線上零售和線下零售也是一樣,兩者都要融合。而這一切變化的核心是用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給消費者最好的體驗,當下面臨的挑戰(zhàn)就是業(yè)務和技術的有機結合。目前,很多數據都還是孤島。大家都在從業(yè)務的角度說數據打通,但從技術上還需要慢慢來,因為大家所采用的技術標準尚不一致。電商平臺需要建立標準,需要與業(yè)界達成共識,甚至就此轉變成零售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電商已經成為標配,那么在線上線下的融合中,它還能為傳統(tǒng)零售做什么?趙英明:商業(yè)的核心是“溝通有無”,線下線上其實也是互通有無的關系,前者有與消費者緊密接觸的能力,后者有知人知貨知場的數據能力。2013年,我提出未來零售的狀態(tài)是“天網地接”。2017年,我把這個詞換成了“天網地合”。因為“接”僅僅是物理狀態(tài),“合”是會產生化學反應的?!百x能”這個詞不是單方面的,線上線下是彼此的相互需要。過去的線下也明白需要知人知貨知場,只是受限于數字化程度不足,沒有足夠的手段去實現。而電商一直在運營數據,這就讓雙方的對接和協(xié)同變得非常有價值了。:傳統(tǒng)零售應該如何讓數據變得可視?趙英明:電子價簽、人臉識別、動態(tài)識別等技術都可以抓取數據,通過這些數據,企業(yè)可以更了解消費者,進而給消費者更好的服務?!舅^風口】:有人說零售的機會在近場零售,其中投入的成本劃算嗎?趙英明:跑馬圈地是粗獷的,可當你覺得揮霍一空的時候,自然會回頭去找那些漏掉的東西。當然,離消費者更近,離數據更近是對的,離數據更近就更了解消費者,離消費者更近也會獲得更多的數據。至于成本,其實是一個動態(tài)模型。舉個例子,超市業(yè)態(tài)里的巨無霸沃爾瑪,為了離數據更近發(fā)射了一個衛(wèi)星,成本可以想象。但成本、效率和體驗這三者,不能單一去看,應該去找最佳平衡點。:很多品牌為了離消費者更近都在嘗試店倉一體化,可行嗎?趙英明:店倉一體模式清晰,但內核復雜。店面原本有租金成本的,新類型的訂單意味著新的庫存,如果O2O業(yè)務可以直接接入,只能說明門店的原始使用效率不夠高,這便是一個優(yōu)化店面使用的過程。衣服和醬油哪個更需要快速送達?其實消費者眼中好的配送不是即時,而是根據對不同物品的需要準時到達??赡芤蟊仨毮骋粫r刻前送到,晚送十分鐘家里就沒有人了。而且,支撐快速送達勢必要付出成本,消費者是否愿意買單?這些不確定還需要測試,企業(yè)們都在正在尋找那個最佳平衡點。:近場零售有很多,無人貨架、社區(qū)連鎖店、品牌店O2O等,它們背后的邏輯是否具有共性?趙英明:零售的邏輯其實很簡單,就是人和貨加上兩者之間的交換機制,所以企業(yè)要么去“做人”,要么去“做貨”。前者是先聚集人,達到一定數量后貨會自動出現;后者會以貨出發(fā)點,建立認知,比如正品保證等。人的邏輯是去占據用戶時長,貨的邏輯是想辦法保持消費者對貨的某種認知。【關于未來】:很多新模式和新業(yè)態(tài)在不斷涌現,會對零售格局產生影響嗎?趙英明: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我們進入了一個半熟人的社會。所謂半熟人,就是無法清晰界定是否認識的人,比如那些躺在微信里,可能永遠不會有更多交集的人。這種新的人際關系帶來了新的零售形式——社交零售。它很可能成為常態(tài),讓物以類聚的零售環(huán)境變成人以群分。所以當下,我把零售渠道分為以人為核心的微商、以貨為核心的電商以及以場景為核心的實體。從線下走到線上是零售的重大變革,可時至今日,仍有82~85%的份額來自線下。不過,有兩個現象:(1)不同品類該數據差異很大:家電線上交易超過50%,裝修建材線上只占約5%,書籍線上銷售超過了40%等。(2)微商這一普及的渠道中,大牌、保健品、帶有復雜特性的新產品賣得最好。商品不止有物理特性,還有化學特性,比如高頻和低頻、目的性和隨機性、高信任背書和低信任背書,標準品和非標準品,可輕易描述和復雜語境描述等……未來,帶有不同化學屬性的商品在三種渠道中的分布比例會不同,比如低頻、目的性購買、標準品主要走線上,高頻、隨機性購買、需要信任背書主要走線下。:大數據真的是零售行業(yè)的解藥嗎?趙英明:2012年之前,我們講傳統(tǒng)經濟學。2012年之后,我們講行為經濟學,它結合了傳統(tǒng)經濟學和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研究發(fā)現,人在購買時的決策80%是非理性的。判斷是否購買一件商品的維度越少越理性,甚至購買可樂要比買一套房理性。但大部分時候,人是非理性的,所以不能完全講算法。人類才剛剛掌握對數據的應用,笨拙地像個剛剛學步的孩子,但東一下西一下,慢慢就會走到正軌上來。不過,我認為AI永遠不會具備情感,因為情感需要同時具備執(zhí)行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AI需要人類給予一個預設只能執(zhí)行。舉個例子,機器可以砌成一堵墻,但不會主動砌一個原創(chuàng)的,有設計感的墻。:在品質之上還有品格消費,我們離這個時代遠嗎?趙英明:品格消費需要“良知”。什么是良知?就是為他人著想的能力,進電梯取下雙肩包、坐滾梯站在右側等。我們正在快速地從利己時代向利他時代轉型,這會使得社會進步飛快。20年前,沒有一個公共衛(wèi)生間里可以提供免費的紙巾,但今天普及了。只是人們對新事物的認知需要一個過程,期間出現的問題就當做進步過程中的陣痛就好。現在,很多企業(yè)已經在這樣做了,為了“良知”放棄更多利潤,但從長遠看他們會得到更多。
一起惠2018-08-15 09:53:51353 次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費能力的升級以及人口結構的變遷,“便利”的需求不斷被催生,在大賣場和百貨關店潮下,便利店憑借著與消費者親密的距離,在疲軟的零售行業(yè)中表現亮眼,一直保持著客觀的增長速度。不過,雖然增長勢頭良好,但對照日本的便利店,國內的便利店在產品結構、門店布局與渠道拓展、盈利能力等方面仍有所欠缺,有數據顯示,日本的便利店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超市,兩者占比約為54%:46%,而在中國,這個比例是8%:92%。電商巨頭們顯然已經嗅到了這一跡象,在線上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的當下,焦慮的京東、阿里、蘇寧都紛紛喊出“智慧零售、新零售、無界零售”等口號,深入布局線下戰(zhàn)場,意圖利用自身供應鏈與物流實力,占領線下零售這一巨大的市場,而這場戰(zhàn)爭的導火索,便是布局便利店。天貓小店、蘇寧小店、京東便利店在短時間內的快速擴張,可以很好的說明這一點。不難看出,在經歷了猩便利、繽果盒子類的無人貨架等概念性業(yè)態(tài)的泡沫之后,市場和資本逐漸變得理性,重新審視便利店作為傳統(tǒng)業(yè)態(tài)的價值點,2018年的便利店,注定要掀起一陣腥風血雨。便利店成風口?電商巨頭的高歌猛進傳統(tǒng)的便利店算得上是一個“慢行業(yè)”,像7-11、羅森等知名的便利店進入中國市場已超過20年,但仍在“千店級”規(guī)模,平均算的話,一年的開店數僅有10家左右,一直在不緊不慢的穩(wěn)步發(fā)展。而最近兩年,阿里、京東的“百萬便利店”計劃和蘇寧年開1500家蘇寧小店的目標可謂打破了這一穩(wěn)定的格局。以羅森、7-11、全家為代表的日系便利店和本土便利店們明顯感覺到了危機感,紛紛加速外延式擴張,開始修煉“快功夫”,勢必要守住自己這“一畝三分地”。在筆者看來,看似不怎么起眼的小便利店之所以能夠突然間受到各大電商巨頭的青睞,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從發(fā)展趨勢來看,便利店所蘊含的能量無可限量。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整體的市場已經不是以往的大眾化市場,變?yōu)榱朔謱踊?、小眾化、個性化的市場。這是一個市場結構發(fā)生的根本變化。而且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淡化了價格敏感度,加上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使得人們更加注重對于品質和便利的需求,而便利店能夠很好的順應這一趨勢,從而在蕭條的零售行業(yè)中“屹立不倒”,并展現出強大的增長趨勢。而且,根據國外經驗,當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時,便利店行業(yè)便會逐漸步入成熟期。目前中國的人均GDP已十分接近這一數字,可見便利店存在著一定的空白市場,其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κ请娚叹揞^們能夠為之所動的主要因素。從自身的角度來說,線上紅利漸衰、獲客成本越來越貴,純電商的模式已經即將觸碰天花板,零售市場線上與線下的整合已成為不可避免的潮流,特別是對電商巨頭們而言,線下市場的爭奪已然成為了新的戰(zhàn)場,利用自身供應鏈與物流優(yōu)勢來向便利店領域擴張似乎在合適不過了。而電商便利店在追求品牌曝光的同時,更多的是充當一個流量和數據的引流入口,來吸引還未在淘寶或者京東等平臺上有過購物經歷的老年人和兒童,從而獲得更多的用戶流量來引流線上。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便利店尚存多面頑疾表面光鮮的便利店的未來雖有著十分巨大的想象空間,但在當下,仍然在面臨著內憂外患的行業(yè)危機。首先是便利店行業(yè)本身的屬性決定了單店的低收益和小體量,在房租和人力成本的不斷上漲的面前,運營成本不斷飆升,而資本和新零售概念的介入也并不能改變這個行業(yè)的生存規(guī)律。有數據顯示,內資便利店的平均日銷售額為4,727元,不足日本7-11的1/9,僅為羅森日均銷售額的1/7。在盈利水平方面也存在顯著差距,國內大多便利店的毛利率和凈利率都顯著低于日本系便利店。而就算是已在中國深耕幾十年的三大日系便利店,也只有全家開始盈利,可見,提高盈利能力是所有便利店所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鮮食餐飲被視為便利店引流、提升毛利率的關鍵,但售賣鮮食前提是高投入,從鮮食工廠、選品、物流、設備等等,便利店的后端鏈條長度和復雜程度有時甚至高于大型零售,其中還要承擔一定的貨損風險,大多數便利店的店主為了減少損失,索性將鮮食餐飲拒之門外,導致利潤率上漲緩慢。如此,便陷入了“不做鮮食等死,做了鮮食找死”的惡性循環(huán)。包括便利店+生鮮的商業(yè)模式也是一樣,由于生鮮產品損耗率較高,在保管、品控、物流運輸等方面同樣需要投入大量的運營成本,使得很多便利店商家望而卻步,長此以往,也就造成了那些看似高大上的便利店卻在虧損中掙扎的處境。除此之外,其他較為垂直的店鋪也在不斷瓜分著便利店的市場。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市場擁有者極為豐富的餐飲業(yè)態(tài),社區(qū)附近大街小巷的餐飲多如牛毛,隨著中式快餐品牌的進一步發(fā)展,以及標準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便利店涉入較淺的鮮食餐飲完全無法與之抗衡。加上百果園、良品鋪子這樣的水果類、零食類的專業(yè)小業(yè)態(tài)店鋪的快速發(fā)展,更能滿足在消費升級下人們對商品品質的高質量要求,百果園官方數據則顯示,2017年百果園門店總數為2645家,增長54.6%,盈利情況尚佳。并且品類還在不斷擴展,這對便利店而言,無疑又是從自己身上割了一塊肉。還有,現在大部分較為成型的社區(qū)附近基本都會設立一些社區(qū)超市,與便利店相比,商品的SKU更加豐富,也沒有了便利店中商品10%的溢價,甚至于選址也優(yōu)于便利店,更加貼近消費者。如此看來,便利店的優(yōu)勢蕩然無存,能夠勉強生存下去就已經是萬幸了。而曾經那些輝煌一時的便民服務,也已經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發(fā)展成為了雞肋,水電煤氣費用、訂火車票甚至家政服務等增值服務,完全可以通過手機解決,想要以此帶來業(yè)務上的改觀無異于癡人說夢。那么,看似已經走投無路的便利店,究竟該何去何從,電商巨頭的加持究竟能否助其煥發(fā)第二春呢?從自身優(yōu)勢出發(fā),打造全新生態(tài)便利店如今,便利店想要得以生存,必須打造差異化發(fā)展,利用電商平臺自身的優(yōu)勢,在終端模式、商品組合、業(yè)務延伸、數字化、供應鏈及業(yè)務拓展等方面發(fā)力,不斷滿足日益分化的消費者需求,才能真正在零售市場中占據一席地位。具體來說,無論商業(yè)規(guī)則如何改變,其本質都是要為消費者提供更有價值的商品和服務,隨著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解決“最后一公里”的購物問題將是零售企業(yè)和資本市場搶占的重要陣地。而便利店作為天然的前置倉,結合電商平臺物流的優(yōu)勢,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30分鐘的便利到家服務能夠將以往零售企業(yè)與消費者之間的失聯狀態(tài)變?yōu)閷崟r鏈接、形成一種更緊密的關系。同時,還可以減少供貨負擔和庫存的壓力,保證了新鮮食品的質量。再者,一定抓住消費者的碎片化需求,未來便利店大概率會并呈現出“千店千面”的特征。根據消費者不同的需求來不斷開發(fā)不同的細分商品、店群或子業(yè)態(tài),比如“便利店+生鮮+干洗+書店+茶飲”等各種便民服務,打造多業(yè)態(tài)的有機復合體,在呈現出更多的個性和特色的同時,也建立起了商品組合差異的優(yōu)勢。最后,也就是老生常談的通過科技和人工智能的賦能來實現對便利店行業(yè)的全方位升級。在高租金、高人工成本的重壓之下,想要探索出能夠持續(xù)盈利的商業(yè)模式還是要將便利店的無人化作為未來的一個重要方向,雖然無人便利店在常規(guī)便利店面前遭遇過低谷,但其技術的應用可以作為一種補充而存在,用有溫度的人加上無人化的智能設備,比如智能取貨柜、電子價簽、智能大屏、自助收銀、刷臉支付等等,諸如此類的組合形態(tài)能夠很好的讓消費者獲得更有品質和個性化的服務,提升便利店與消費者之間的溫度。而且,基于電商平臺上龐大的用戶數據和消費數據,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加深對消費者行為的認知,用技術與數據推動便利店人、貨、場的關系重構。更加精準地看清細分客群的產品偏好、價格偏好,從而優(yōu)化產品供應鏈,提高供應鏈精益性、運營效率和銷售質量。特別是在生鮮供應鏈方面,能夠得到更好的庫存優(yōu)化和損耗控制,解決其盈利難的困境??梢灶A見,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將成為改變便利店市場格局的重要催化劑??偟膩碚f,線下零售水很深,遠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而便利店更是一個要耐得住寂寞的領域,變革的深水區(qū)才剛剛到來,想要靠短期的噱頭來吸引眼球套現或通過資本盲目擴張只會導致自取滅亡。只有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業(yè)態(tài),更加準確的切入目標消費者的生活,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更加便利、快捷、時尚、休閑的生活價值,才是新零售環(huán)境下便利店變革的方向。未來,新零售便利店必將呈現出多元化發(fā)展,甚至能夠服務于城市社區(qū)信息的連接,要知道,多元化創(chuàng)新永無止境,不管是傳統(tǒng)便利店還是電商便利店都需要抓住轉型的核心,穩(wěn)步前行,才能真正得以健康的發(fā)展。而作為消費者,也更加希望能夠享受到便利店所提供的更多便利。
一起惠2018-08-08 09:58:58492 次
上市在即的美團向外界展示出其在新零售領域的野心。繼在北京開店后,無錫成為美團旗下新零售品牌“小象生鮮”落地的第二個城市。作為首家登陸無錫,集生鮮食品、餐飲、電商和即時配送于一體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生鮮超市,針對無錫市場,小象生鮮也進行了升級。相較于北京方莊店,無錫雙店在面積上顯著擴大。以廣益店為例,面積約為4500平米,是北京方莊店的兩倍多,商品區(qū)和餐飲區(qū)占比約2:1,生鮮類商品的占比超過60%。不僅是小象生鮮,美團在近日還依次推出了新零售閃購業(yè)務和無人配送開放平臺,諸多信息顯示,美團在新零售方面的布局正在加強。無獨有偶,美團在外賣市場的頭號競爭對手餓了么也開始在新零售領域頻頻發(fā)力——在進入阿里體系后,餓了么的角色顯然已經不僅局限于外賣,其配送團隊蜂鳥將全面融入阿里新零售,即時配送不再僅服務餐飲外賣,而是計劃向各路新零售縱隊輸出運力??梢钥吹降氖?,美團與餓了么的角逐已經從外賣延伸到新零售的新戰(zhàn)場中。美團閃購與無人配送組合拳以滿足消費者便捷購買、商家提升經營效率、騎手在各個時間段配送的需求,美團近日上線了新零售品牌“美團閃購”。一位美團內部人士對《深網》透露,美團閃購并非新的業(yè)務,實際上是此前美團跑腿業(yè)務的升級。美團跑腿是美團推出的同城幫買幫送服務,曾在2017年3月上線,用戶通過美團或美團外賣App代購下單,指定物品就可在1小時內完成全城送達。海瀾之家是美團跑腿的初批嘗試。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發(fā)展,美團開始將配送品類覆蓋更多的領域,全面發(fā)力新零售?!渡罹W》了解到,美團高級副總裁王莆中將全面負責閃購業(yè)務。王莆中表示,從去年及今年上半年來看,美團通過配送網絡送出去的零售產品達到2.6倍增長,非餐品類的增長率是最快的,尤其是生鮮、水果;商家數量翻了一番。背后的驅動力在于城鎮(zhèn)化和消費升級。王莆中表示,目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達到156個,城鎮(zhèn)化人口達到8.1億;零售行業(yè)線上化率的增長,電商主力品類增速放緩,食品生鮮處于較低水平,其中食品生鮮的線上化率在6%,有很大增長空間。美團在過去幾年鋪開的配送能力成為有望覆蓋這些品類的基礎。據美團官方數據顯示,該平臺覆蓋全國2800個城市,年度交易用戶3.1億,擁有53萬日活躍騎手,平均配送市場為30分鐘,幾乎覆蓋了所有主流人群。除了將配送更多新零售的品類,美團過去一段時間一直在無人配送這件事上下了很大功夫。實際上,美團發(fā)力無人配送已久,在無人機、無人車領域已已經過多輪實驗。據《深網》了解,其無人配送事業(yè)部的前身即為此前的項目組“W”。同王興一樣畢業(yè)于清華的夏華夏,曾先后擔任Google高級工程師,百度主任架構師。2014年6月,夏華夏加入美團任美團首席科學家及配送部總經理,負責基礎架構及大數據等相關工作。夏華夏對《深網》表示,“不僅限于外賣,比鮮花、蛋糕這些品類,或者是以后的閃購里面的一些物品,我們都希望用無人配送的方式或者是地面、天空的方式,用機器來配送。”“未來很長時間內,都會是人車混送的方式?!毕娜A夏說,無人配送車是對騎手的有效補充,它可以持續(xù)工作,比如承擔更多的夜間配送工作;騎手更為靈活,可以處理一些較為復雜的場景,騎手與無人配送車可以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提升效率,優(yōu)化用戶體驗。據《深網》了解,自2018年3月至今,美團無人配送已經完成了在朝陽大悅城的B端測試運營、深圳聯想大廈的C端試運營,并有選擇性地在上海松江大學城實現了從B端到C端的完整閉環(huán)運營。夏華夏對《深網》表示,松江大學城內由無人車配送的美團外賣訂單已經超過1000單/天,這也印證了美團無人配送規(guī)?;\營的可行性。相比于餓了么,美團目前披露的無人配送的計劃顯得更加完備。美團近日正式宣布推出無人配送開放平臺計劃,希望將軟件(如仿真系統(tǒng)、視覺感知)、網絡(如通訊、運營商)、器件(如計算芯片、激光雷達)、整車(包括設計生產)、實業(yè)(地產、園區(qū)、物業(yè))綜合到一起,實現從餐廳到目的地的全程無人配送。不過,美團聯合創(chuàng)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王慧文認為,目前美團無人配送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處于“實驗室”階段。目前仍有許多難點有待攻克,他們希望在2019年實現規(guī)?;\營。餓了么與阿里生態(tài)全面打通美團在外賣及新零售領域的頭號競爭對手餓了么,也顯示出其在加入阿里體系后的首個計劃落地,即餓了么為阿里的新零售提供物流基礎。6月22日,在阿里收購餓了么兩個月之后,餓了么新CEO王磊表示餓了么將不再局限在餐飲外賣上,包括水果、生鮮、藥品、鮮花等非餐飲品類亦納入到餓了么的配送范圍里,正式成為阿里生態(tài)的一部分。而隨后美團閃購的出現標志著二者圍繞新零售的激戰(zhàn)正式打響。為此,餓了么將于今年夏季投入30億元?!梆I了么與阿里生態(tài)之間的協(xié)同力量,是任何競爭對手都無法企及的。未來競爭的核心不是比誰錢多,而是以餐飲為起點的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新零售大升級?!蓖趵谧鞒雠袛唷R子^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整體交易規(guī)模為705.8億元人民幣,但環(huán)比增長僅為4.2%。該數據報告還指出,預計互聯網外賣市場在未來三年內仍將維持增長的態(tài)勢,但同比增速將持續(xù)走低,同時外賣業(yè)務也已經成為生活服務類別下的第二大消費場景,排在第一位的是生活服務綜合平臺。這些數據都意味著,外賣市場之爭正在向更廣泛的市場的延伸。在這樣的背景下,餓了么透露,其在上海7月以來平臺的新零售交易額環(huán)比6月增長40.1%,訂單量環(huán)比增長30.3%。其中,百果園在平臺夏季果蔬大促第一天日訂單量即突破10萬單,環(huán)比增長3倍,全家便利店交易額環(huán)比增幅更接近兩倍。2017年,阿里巴巴聯手螞蟻金服曾以10億美元入股餓了么時,就對外明確表示“口碑專注到店,餓了么專注到家”的業(yè)務分工。在今年4月阿里巴巴全資收購餓了么之后,來自阿里阿里新零售體系的賦能,將為餓了么的配送提供更強的能力和更廣的平臺,比如支持盒馬鮮生、天貓超市以及其他品牌商先下單的三公里、半小時配送服務。與此同時,餓了么內部孵化的無人貨架項目“餓了么Now”則在今年3月在其首個入駐的城市上海實現運營盈利。在憑借無人配送行駛改善配送成本和效率這一點上,餓了么也邁出了其“未來物流”戰(zhàn)略的重要一步。7月26日,餓了么宣布獲準開辟中國第一批無人機即時配送航線,送餐無人機正式投入商業(yè)運營。無人機試運營期間,用戶從下單開始,平均僅需20分鐘即可收到外賣。餓了么方面稱,其送餐機器人也在取得突破性進展,適應不同樓宇場景的二代機器人將于近期面世,除送餐外,還將承擔流動無人貨架等角色,預計今年覆蓋范圍擴大至多個城市超過500座樓宇。據了解,未來還有更多新零售服務將通過蜂鳥的本地即時配送網絡落地,觸達3公里半徑內的用戶,包括智能調度系統(tǒng)、外賣無人機、機器人等產品,都將適配新零售復雜場景進行更新迭代。激戰(zhàn)新零售外賣市場,或者說生活本地服務正在進化出一個全新的格局,如果說此前是美團與餓了么的一對一決戰(zhàn),那么在阿里收購餓了么之后,美團需要面對的則是餓了么、百度外賣、口碑與阿里的協(xié)同作戰(zhàn)。為了更快速爭搶到更大的市場份額,餓了么將在今年7月至9月期間投入30億元人民幣以應對市場越發(fā)激烈的競爭,他們希望能夠將市場份額提至50%以上。同時彭博社還稱餓了么正在尋求新一輪金額為20億美元的融資,對此王磊給出的回應是,預計阿里未來會繼續(xù)為餓了么的發(fā)展投入數億資金,所以資金并不是現在的核心問題。他還強調,餓了么目前并沒有尋求除阿里巴巴集團以外的新資金注入。一邊是準備赴港上市的美團,一邊是有阿里傍身、不缺資金的餓了么,最終誰才會成為收割新零售市場的玩家,這在短期內將會是個疑問。然而可以預見的是,加碼布局新零售的美團與餓了么勢必將把戰(zhàn)火重新燃起。
一起惠2018-08-07 10:52:44572 次
將便利店開進公交車,人流是有了,可它真的“便利”嗎?近日,昆明C字頭線路的部分公交車上陸續(xù)安裝了“自動售貨機”,乘客掃碼支付后將能購買到礦泉水、零食、一次性雨衣等小商品。以昆明C63路公交車為例,在靠門方向中間位置,安裝有一長約70厘米、寬約15厘米、高約40厘米的零售貨架。此貨架分為上下兩層,共有12個窗格,每個窗格上都貼有二維碼,乘客掃碼付款后就能取走所需商品,儼然是一自動售貨機。目前,窗格內還未放置商品。據司機介紹,預計8月中旬,乘客們將可以在安裝有“便利店”的公交車上買到礦泉水、零食、飲料等小商品。對于公交車上掃碼購買飲料和零食,乘客有著不同看法。有乘客表示,公交車本來就為民眾出行便利考慮,在公交車上購買商品不太現實,一是人流量大,體驗并不好;二是在公交車上吃東西,影響其他乘客;三是現如今公交車基本上都是開空調,容易產生異味。不過也有乘客認為,雖然公交車主要是為了便民出行考慮,適當提供些食品,不失為一個提升服務體驗的好做法。當然,對于刺激性食物,公交車最好還是不要投放,容易造成垃圾污染和空氣污染。據公交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公交車上設置自動售貨機的想法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曾經在廣州、武漢等城市出差時,看到當地部分交通運輸車輛上安裝有自動售貨機;二是結合昆明本地的情況,考慮到乘客在乘車時會有一些需求。不過,他同時表示,對自動售貨機的設計,遵循了安全原則和方便原則。自動售貨機安裝點選擇在不會影響車輛運行、不會妨礙到乘客站立行走的位置,合理利用了扶桿上方的空間。此外,考慮到公交車人群密集等特點,不會對外售賣帶刺激性氣味的食品,商品也將參照超市的價格標準進行定價。
一起惠2018-08-06 10:40:19354 次
變,是整個時代發(fā)展最不變的法則。過去十多年,借助線上購物的紅利,成就了阿里以及京東等電商巨頭,也衍生出諸多垂直領域的電商平臺。與此同時,線上電商的快速成長,也帶動了快遞物流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更是推動了順豐等多家公司的成功上市。不過,隨著傳統(tǒng)電商平臺發(fā)展遇到瓶頸,阿里京東們開始尋求轉型變革之路。近年來,新零售成為行業(yè)最熱的詞語,京東和蘇寧還分別提出了無界零售和智慧零售,但意思幾乎是大同小異。值得注意的是,電商行業(yè)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新零售的變革的同時,順豐等快遞企業(yè)也都在擴展布局相關業(yè)務,進軍新零售。不過,新零售嚴格意義上對于物流企業(yè)來說仍是跨行,在多次嘗試之后,相比較電商平臺,順豐等物流公司仍少了新零售的基因,走了一些彎路,做起來太難。順豐上線“同城急送”新零售的又一次嘗試在國內主流快遞企業(yè)中,順豐可以說是老大哥的地位,不僅代表著業(yè)內最優(yōu)質的服務水平,也是快遞界轉型革新的標桿。日前,在多次嘗試線下門店難有突破后,順豐上線了“同城急送業(yè)務”,承諾3公里平均30分鐘送達,5公里平均60分鐘送達,10公里平均90分鐘送達。根據順豐官網的介紹,目前該業(yè)務仍處于前期推廣階段,只在一二線城市提供。如果單從物流角度來看的話,順豐此舉可以完善其物流配送業(yè)務,并且進一步推動營收的提升。當前,即時配送服務很受歡迎,尤其是對于北上廣這種用戶需求多的地方,他們對于時間更為看重,也愿意為此付出更高的價格。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閃送在2016年4月已經實現盈虧平衡,并在2017年的半年時間內進行了三次融資,可見即時配送產業(yè)的關注度之高。其實,對于順豐來說,這也不是第一次推出即時配送業(yè)務。去年,順豐上線“即刻送”產品,與肯德基、麥當勞以及天虹等合作,當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7年財報數據顯示,順豐同城配送收入達到3.66億元,收入占比從2016年的0.09%上升至0.51%。同時,順豐投資者關系總監(jiān)陳希文當時在業(yè)績說明會上稱,2018年公司會大力發(fā)展行業(yè)解決方案的業(yè)務,針對不同行業(yè)的痛點去制定個性化的物流方案。“同城急送”就是這樣一款產品。不同于去年的“即刻送”,“同城急送”受眾對象更廣,并且更偏向于C端用戶,是順豐在配送領域重要的補充之一。根據國家郵政局統(tǒng)計數據顯示,同城速遞已經成為物流行業(yè)增速最快的子行業(yè),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guī)模將超2000億元?,F如今,在“閃送”以及“點我達”等即時配送平臺發(fā)展較為成熟的背景下,順豐此時入局能夠獲取多少市場份額還是未知。不過,除了布局即時配送市場外,“同城急送”也是順豐在新零售領域的又一次嘗試鋪墊。對于新零售,我們往往只看到了前端,忽視了后端配送環(huán)節(jié)。所謂新零售的“新”并不只是指線上線下結合而已,更是一種供應鏈鏈條服務的提升。而這一切,都需要配送服務的支撐。此次,順豐上線“同城急送”,不僅僅是對自有物流業(yè)務的完善,也是為商業(yè)化版塊鋪路搭橋。擺脫依賴性物流企業(yè)跨界零售求突破上文說到,快遞企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很大程度上是依賴電商,而這就導致各家快遞企業(yè)在競爭過程中,毛利率會下降,進而影響快遞企業(yè)的收入,對股價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為此,除了順豐之外,包括圓通以及百世快遞等多家快遞企業(yè)也都在跨界新零售領域以尋求突破。據悉,順豐早在2009年便開始跨界布局零售業(yè),推出“順豐E商圈”。之后,2012年,“順豐優(yōu)選”上線;2014年5月,順豐線下門店“嘿客”在全國啟動。而在今年六月份,順豐旗下跨境電商平臺“Wow哇噢全球首家精選店”落戶重慶解放碑商圈。據了解,Wow哇噢精選店店鋪融入人臉識別、自助付款、行為分析等技術,市民可在“無人”模式下自助下單購買。百世快遞這邊,2015年成立了百世店加,宣稱是一個打通廠家、便利店、消費者的商業(yè)通道,一個實現批發(fā)、倉儲、配送、營銷一體化的服務中心。根據百世集團發(fā)布的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百世店加本季度收入為5.45億元,同比翻一倍。另外,去年七月份,圓通首家“媽媽菁選”生鮮便利店在普陀新湖明珠城正式亮相。門店不僅為社區(qū)居民提供快件、家政、干洗、家電維修等多項服務,同時也充當著社區(qū)生鮮店的作用,基本能夠滿足社區(qū)家庭餐桌和日常用品高頻剛需。表面上來看,快遞企業(yè)們跨界新零售是熱情滿滿,并且落地速度很快。但是,具體到業(yè)績和影響力方面,卻還差得很遠。其中,順豐“嘿客”在布局2000家門店之后,便因為擴張速度過快而導致業(yè)績大幅下滑,目前也已經改名為“順豐家”。除了便利店之外,順豐和中通還入局無人貨架。不過目前來看,影響力也都一般,遠不及當初的預期。對于快遞企業(yè)來說,愿意接受新鮮事物,尋求變革,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從目前的表現來看,總給人感覺是力不從心,什么都做了,但是卻什么也都沒做好,比較中庸。可以肯定的是,“快遞+新零售”的服務模式正在成為業(yè)內的趨勢,只是不斷試錯之后,找到適合順豐們的路才是最重要的。多次“試水”失敗順豐為何還在頻頻布局?跨界轉型不是那么容易,即便是和新零售最為緊密的快遞行業(yè)。從近幾年的布局表現中可以看出,相比較傳統(tǒng)電商以及新零售創(chuàng)業(yè)公司,快遞企業(yè)總是給人慢半拍的感覺,即便是有錢有末端配送支持,也很難實現突破。一位順豐快遞小哥告訴TechWeb,“不是不希望公司拓展別的業(yè)務,但是那么多次了,感覺都是小打小鬧,還不如好好發(fā)展物流快遞業(yè)務,多給我們漲點錢?!备鶕嚓P機構統(tǒng)計的數據顯示,目前每年七成左右的快遞包裹都是由電商業(yè)務產生。面對有量的市場,多家快遞企業(yè)之間的競爭也導致企業(yè)的毛利率在下降。同時,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7年快遞行業(yè)業(yè)務量增長28.0%,業(yè)務收入增長24.7%,均較2016年增速相比有所下降。而除了傳統(tǒng)快遞企業(yè)之間的激烈競爭外,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以及新興力量也在不斷加速入局快遞物流行業(yè),使得市場競爭更激烈。為了尋求新的盈利點,快遞企業(yè)不得不轉型。新零售時代,盒馬鮮生等企業(yè)都在積極布局末端配送服務,在最快的時間內將商品送至用戶的手中,這也是新零售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而快遞企業(yè)經過長年的發(fā)展,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上有著較大的優(yōu)勢,新零售進而也成為轉型的最大突破口。此次,順豐推出同城急送業(yè)務,也是給新零售添磚加瓦做好末端支持。只是,這一次順豐的布局,結果如何也是充滿未知??缃缧铝闶垌権S缺了點“互聯網基因”根據順豐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順豐營收為710.94億元,凈利潤為47.71億元。從體量上來看,順豐轉型在資金和渠道上都有優(yōu)勢。但有意思的是,我們翻看順豐跨界新零售的道路,發(fā)現其并沒有比其它互聯網巨頭慢多少,但卻總是火不起來,還虧損較多。相關數據顯示,順豐商業(yè)版塊在2013~2015年的三年里,虧損累計達到16億元。此前,在談及新零售的話題時,王衛(wèi)表示,新零售是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的結合,商家對客戶的感知、對時效的要求會更高,擁有龐大的地面網絡、行業(yè)領先的航空資源以及超過2000名研發(fā)人員的順豐科技正為全國品牌商打造一站式服務,其中包括線上的電商配送以及線下供應鏈服務。但是,從順豐的諸多新零售業(yè)務來看,更像是一種跟風,跟著互聯網企業(yè)后面走,傳統(tǒng)行業(yè)的作風太重,缺乏一定的互聯網思維。2017年就有消息稱,順豐計劃未來一年要達到4500家線下店,2~3年內建立上萬家線下店。但是,順豐忽略了一點,大范圍布局線下的戰(zhàn)略,還需要末端配送服務的支持,還需要產業(yè)鏈上每一個節(jié)點的通力合作,需要有自己的獨特的服務優(yōu)勢,而不僅僅是店面數量?;蛟S,這也與順豐做快遞起家有著一定的關聯。對于順豐來說,在拓展新業(yè)務之前,還要保證快遞業(yè)務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和優(yōu)勢,之后才能集中力量進行轉型布局。這就導致整個轉型的執(zhí)行不夠堅決,一些項目最后都不了了之。新零售給了快遞物流企業(yè)新的方向和新的想象空間,順豐作為整個行業(yè)的領頭羊也在積極地進行轉型。只是缺乏互聯網基因的順豐在過去幾年走了很多彎路。未來,在面臨多重突破壓力的挑戰(zhàn)下,順豐不僅僅是要改變自己的戰(zhàn)略,更是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一起惠2018-08-02 09:21:13575 次
五年前,電商正規(guī)軍是不屑與微商為伍的。彼時,微商以一種矛盾的姿態(tài)出現在人們面前。一方面諸如俏十歲憑借微商異軍突起,一年賣出了超過4億元的面膜,并冠名央視、湖南臺等多個綜藝節(jié)目;另一方面,假貨、層層代理、吹噓洗腦、付錢后不發(fā)貨直接跑路等亂象屢屢發(fā)生。這使得微商逐漸與傳銷、騙子劃了等號。妖風之下,大膽者如韓束在2014年9月進軍微商渠道,成為首支微商正規(guī)軍。韓束之后,號稱數量2000萬的微商們,越來越渴望登堂入室。但轉年,央視給潑了一桶冷水。2015年4月,央視新聞曝光微商面膜天價熒光劑和激素,有的超標6000倍成為毒面膜。此事令“微商”形象徹底黑化,整個行業(yè)面臨滅頂之災——以微商起家的俏十歲面膜,幾乎一夜之間痛失80%的銷量,后退出微商,轉型實體店,其他品牌更是對“微商”的帽子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幾年過去,畫風再度突變。所有平臺都在做微商這個月剛過半,兩家在微信上做服裝庫存分銷的公司接連宣布融資。7月2日,愛庫存完成5.8億人民幣B輪融資,由君聯資本領投,鐘鼎創(chuàng)投及建發(fā)集團跟投。7月17日,好衣庫完成數億人民幣B輪融資,騰訊領投,IDG、險峰長青、元璟等機構跟投。就在6月,好衣庫剛剛宣布由IDG資本領投的1億人民幣A輪融資。兩家公司區(qū)別不大,本質上都是借助微信進行分銷。平臺與品牌方談合作,分銷給微商,微商在朋友圈里賣貨。當微商一詞蒙上貶義色彩后,媒體們愛用“社交電商”來形容這一類電商,但隨著營銷術語的升級,現在出了個更加專業(yè)的名詞——S2b2C,上游對接品牌方庫存,下游為職業(yè)微商代購提供正品低價庫存,再由微商將商品分銷,形成品牌方——平臺——小b(微信代購)——消費者的交易體系。S2b2C模式簡圖,虎嗅據公開資料繪制在愛庫存、好衣庫之外,運用這一模式更被人所知的是云集。2015年5月,做淘品牌起家的安徽人肖尚略轉型做綜合電商,上線云集微店App。2018年4月,云集宣布完成1.2億美金B(yǎng)輪融資。肖尚略向媒體表示,云集日銷售額最高超過2.78億元,2017年全年交易額突破100億元。這家成立三年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已經長成微信生態(tài)中估值第二高的電商公司,僅次于接連拿到騰訊投資的拼多多。這套模式打破傳統(tǒng)電商中的天價流量困境,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的傳播低成本獲客,并且有裂變效應,使得平臺體量飆升。于是苦于流量壓力的中小型平臺紛紛轉型。去年7月,母嬰電商貝貝網推出“貝店”,當時貝店負責人如此描述這一業(yè)務:“第一個關鍵詞是共享,即將貝貝的供應鏈體系開放給用戶,讓他們在自己的社群當中做分享和分銷,從中產生效益。第二個關鍵詞就是分享,很多家庭都會在媽媽群里面,媽媽群一定會有少數的兩到三個核心人士,她能夠影響到社群的價值和定位,我們希望賦能到對應的人,讓她們?yōu)閶寢屓后w服務?!睅缀踉谕粫r間,做海淘的達令宣布品牌升級為“達令家”招募會員,成為會員后可以銷售達令家提供的產品。此后,諸如楚楚街上線楚楚推,以及洋蔥海外倉、好物滿倉、有好東西等創(chuàng)業(yè)項目跑步入場。電商巨頭如阿里、京東等對微商分銷也有所涉及。支付寶界面中一度出現微商進貨入口去年一段時間支付寶主頁上曾出現“微商進貨”標簽,給其微商業(yè)務引流。阿里的微商屬于一級分銷模式,用戶使用阿里巴巴一款“微供”系統(tǒng)篩選商品、供銷商,再使用App“采源寶”一鍵鋪貨到微信、朋友圈。今年1月份,京東和美麗聯合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推出“微選”,入口在微信—發(fā)現—購物中。微選初始形態(tài)有些像淘寶頭條,經過幾次產品更新,現在來看像是微商分銷平臺。在首頁,所有產品都注明返傭金的字眼,點擊進入具體店鋪,均在顯眼位置掛有“合伙人招募”的廣告,申請成為合伙人后同樣可以一鍵轉載鋪貨。網易在去年6月推出網易推手,網易旗下拿來分傭的產品將全部來自網易直營商品——網易嚴選、網易考拉。唯品會則在近期上線類似的產品云品倉。與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不同,電商巨頭們大都嚴守“一級分銷”模式,避免政策風險。于是到最后,無論是做平臺的還是做自營的,最后都成了做微商的。為什么微信分銷遭追捧微商分銷模式神不知鬼不覺地遍地開花。參與其中的既有電商巨頭也有成立四五年模式已經成熟的第二梯隊玩家,更有不計其數叫都叫不上名字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為什么這一模式受到追捧?首先,流量成本高企依然是電商不能承受之痛。新產品獲客要投廣告,無論是低價補貼,還是百度關鍵詞競價,抑或做應用商店推廣亦、找明星代言,說到底都是花錢買流量的模式。在創(chuàng)業(yè)熱潮最火爆的2015年,做奢侈品二手生意的“胖虎”,把線下門店砍掉開始做線上交易平臺。創(chuàng)始人馬成曾透露,由于二手奢侈品單價高,當時獲得一個下單用戶的成本是1500元到2000元,主要渠道是百度關鍵字競價和應用商店優(yōu)化?!坝脩舻闹艺\度很低,哪邊便宜就去哪邊,而且獲客成本這么高,就算他來你的平臺下單,獲客成本也賺不回來。”用戶在胖虎平臺上達成交易,它收取2%的傭金,而平均6000元的客單價,遠不夠支付流量成本,在線上嘗試了兩個月就停止購買流量。2016年后,流量價格對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已經貴到難以承受。有創(chuàng)業(yè)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購買流量,最多時一個月要花掉五六百萬元人民幣?!叭绻患夜局荒玫搅藥装偃f的天使輪,那他們融的錢還不夠投廣告”。2016年,海淘電商蜜淘倒閉。它在2014年獲得B輪融資后,用補貼打價格戰(zhàn),耗費千萬元買廣告,以獲取流量以及用戶。但當更強的對手入場,同時遭遇互聯網寒潮,最終兵敗如山倒。相比較之下,通過微信群裂變、朋友圈傳播而產生的社交流量,處于價格洼地。做跨境食品電商的格格家,在2017年同時做微信分銷。創(chuàng)始人李瀟另設團隊上線一款新App,環(huán)球捕手。據一位接近李瀟的人士透露,兩者運營成本相同的情況下,環(huán)球捕手完成的訂單數幾乎是格格家的10倍。各個電商平臺微信分銷產品其二,電商增長放緩的大背景,要求玩家找新出路。從唯品會發(fā)布的2018年Q1財報來看,該公司總凈營收為人民幣199億元(約合3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60億元增長24.6%;凈利潤為人民幣5.297億元(約合845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519億元下降4%。無獨有偶,京東的第一季度財報,也呈現出了疲軟的態(tài)勢。財報數據顯示,京東在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3.1%,而2017財年Q2、Q3、Q4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43.6%、39.2%、38.7%。增速放緩,既有季節(jié)因素,也有行業(yè)競爭變得更加激烈的原因。唯品會CEO沈亞在分析師會議上說:“我們正積極推進如何從貨架電商轉型到社交電商,從提高轉化率轉變?yōu)樘岣吡炎兟剩瑥囊魉季S轉變?yōu)榱炎兯季S?!逼淙?,微信天然適合做分銷?!?2章經”的曲凱曾經問過白鴉對社交電商的看法,當時白鴉說如果五年以后人們復盤近幾年的互聯網,有兩件大事是一定要提的:第一個是vivo和OPPO的銷量超過了小米;第二個是微信紅包,讓拿到vivo和OPPO的人手機里都有錢了。這兩點,其實打通了四五六線城鎮(zhèn)青年及中老年人群的信息流和資金流。此外,微信擴大了交往范圍,從之前手機通訊錄中數十個熟人關系擴展到幾千個半數人關系,并且從之前的點對點通訊,擴展到可以通過群和朋友圈點對面通訊。機遇與風險在搜索引擎中,無論以“云集”、“環(huán)球捕手”、“貝店”還是“達令家”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最下方的相關搜索中都會出現一條聯想詞條“XX到底是不是傳銷”。官方對于傳銷組織的認定,通常有幾個判斷標準:“人員在30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以及“直接或者間接以發(fā)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諸如阿里的微供、京東的微選、網易推手等大平臺都是以一級分銷來規(guī)避風險,即直接從平臺分銷出售給C端用戶,不能再發(fā)展下線。而云集、環(huán)球捕手等平臺則因分銷層級不清陷入爭議。2017年7月,云集微店接到一張958萬的“遲到”的罰單。CEO肖尚略在公開信中承認“2015年下半年,云集微店采用的地推模式引起了一些外界爭議,監(jiān)管部門認為部分推廣形式與《禁止傳銷條例》沖突”,但他強調,早在2016年2月,“在有關部門和法學人士的幫助下,云集就對地推中有爭議的部分進行了整改”。公開信息顯示,起初云集的店主分為三個不同的層級,繳納398元平臺服務費后,就能一鍵成為普通云集店主,通過自購優(yōu)惠、用戶CPS和邀請新店主得到報酬。在店主通過直接邀請和間接發(fā)展100名新店主以后,就成為云集主管,之后邀請的每一位新店主,他都能得到150元/位的培訓費和15%的銷售傭金;團隊人數達到1000人后,主管就可競聘服務商(經理)。整改之后,用戶花398元購買一套自營化妝品后贈送店主資格,邀請新人購買化妝品后會獲得商城代金幣。主管和經理仍能獲取培訓費和銷售傭金,但會與云集簽訂兼職勞動合同,從而規(guī)避風險。云集CEO肖尚略反對把云集比做微商的說法?!拔⑸獭⑿〉纳虡I(yè),這一概念非常值得推廣,可是微商的層層代理、層層抽成,把原本100元的商品賣到了1000元,客戶和底層微商的商業(yè)價值都沒有得到尊重,是不健康的商業(yè)模式。”他認為云集與微商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一級分銷的結算模式?!霸萍呢攧帐罩Ф加煽偛拷y(tǒng)一結算,每一件商品的收入匯總至云集后,分別向供應商、品牌商支付商品成本,向物流商提供物流、倉儲成本,向每一位店主、經理、主管分配利益,我們店主的利益由上往下劃分,而非由下往上?!杯h(huán)球捕手等平臺也采用了類似的做法。今年6月份《新京報》的一篇報道直指環(huán)球捕手疑似傳銷,其中提到,環(huán)球捕手會員用戶分店主、服務商、優(yōu)秀服務商三個等級。新用戶在平臺上購買399元的指定產品,即可開通“捕手會員”,同時成為“環(huán)球捕手店主”,可以分享銷售商品獲取傭金;獲直屬下級會員省錢額度和銷售傭金收益的25%;每邀請一位下級會員可收益100元。CEO李瀟回應《新京報》稱,目前外面流傳的一些規(guī)則并非環(huán)球捕手官方制定的,而是一些服務商曲解了規(guī)則?!碍h(huán)球捕手的會員體系中確實存在店主、服務商、優(yōu)秀服務商三種概念,但并非所謂的‘上下線’關系,分銷體系也并非多級。會員邀請一名新會員時會獲得獎勵以及新會員消費的傭金,是僅有的一級?!彼M一步解釋,當會員邀請人數達到一定數量或新會員消費總額超過一定額度時,平臺會從中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會員,邀請其成為服務商;優(yōu)秀服務商更是服務商中的佼佼者。服務商和優(yōu)秀服務商將承擔管理統(tǒng)籌和服務會員的職責,基于其團隊人數和銷售額會獲得相應獎勵。對于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微信分銷模式的風險在于,如果做多層分銷,雖然能帶來爆發(fā)式增長,但處于監(jiān)管的灰色地帶;如果只有一級分銷,又要以犧牲增長速度為代價。為了避開微商所留下的騙子等固有印象,他們又以社交/社群電商等概念對這一模式進行包裝。2006年,在經歷了與監(jiān)管層的漫長博弈和轉型后,安利終于獲得象征合法身份的直銷牌照。十年后,這些在社交電商中掘金的創(chuàng)業(yè)者們,在對產品進行不斷的升級變更后,不知道是否能迎來同樣的好消息。
一起惠2018-07-25 10:19:14730 次
網易嚴選在線下的試水終于有了實質性進展。7月13日,網易嚴選的專用貨架及商品出現在內蒙古安達便利店中。網易嚴選為后者供應35元左右的日用百貨商品,目前共有近200個SKU。今年3月,丁磊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網易要開線下店,并稱“很快,上半年吧”,而此時距離網易嚴選上線已將近2年,市場對其線下店的第一步抱有高期待。在這種期待下,網易此次與安達的合作略顯謹慎,更多扮演輸出產品的供貨商角色,避開了實際線下零售經營中的選品、運營工作。便利店是近年來銷售額增長最快的實體零售渠道。位置便捷、環(huán)境好、增值服務豐富使便利店滿足了消費者的新需求。▲安達便利店內網易嚴選的貨架成立于2015年的安達是內蒙古地區(qū)的便利店品牌,截至2018年5月以全直營形式開出120多家門店。根據第三只眼看零售數據,其門店面積大多在100平方米左右,單店日銷約為6000元,高于行業(yè)平均值。同時,安達有向全國擴張的打算。但是,相對于全家、羅森、美宜佳等頭部品牌,安達仍然是一個區(qū)域品牌。羅森全國門店數在去年3月突破一千家,而7-11在中國有2300多家店鋪,且這些全國性便利店品牌對于經濟發(fā)展程度較高的城市有覆蓋。此次與安達合作,或許能看出比起店鋪的廣泛覆蓋,嚴選更重視合作伙伴的調性統(tǒng)一。相對于傳統(tǒng)便利店,安達在選品、社區(qū)服務上有諸多創(chuàng)新,除了推出社區(qū)沙龍、理財等生活服務外,還引進褚橙和來伊份等網紅品牌,使得其氣質區(qū)別于競爭者。從2016起,安達連續(xù)2年獲得便利店大會新銳獎、創(chuàng)新獎。最先選擇在便利店中投入貨架,這種謹慎可能與嚴選之前在線下零售業(yè)態(tài)的試水不順利有關。2017年9月,世紀聯華開出新零售體驗店“鯨選未來店”,網易嚴選試圖以線下門店形式入駐。推廣信息甚至都已出現在鋪位上,但隨后鋪面被調整為網易考拉海購,最終也未見開業(yè)。嚴選轉而以專柜形式進駐不同類型的線下零售點。目前,網易嚴選已經有超過10000個SKU,包含家居日用、洗護、服裝等多個品類。針對具體場景的不同,嚴選投放對應品類的產品,讓產品更精準地到達用戶群。例如,本次進駐安達便利店的嚴選商品以定價35元左右的日用小百貨為主,約有60個到200個SKU,首批上架的商品包括數據線、創(chuàng)口貼、濕紙巾、懶人抹布、拖鞋等。這些日用百貨滿足的是便利店場景中社區(qū)用戶的需求,比起嚴選商城中的家居用品,這些快消品消費頻次更高。以往在嚴選商城上,因為88元包郵的設置,這些低價快消品多是用來湊單與其它高單價商品一起購買,用戶不傾向于為其再付郵費;而將這些產品放置于便利店中,向社區(qū)用戶銷售,是更適合這類快消品的消費場景。在家居賣場場景中,今年7月,嚴選以專區(qū)形式入駐京東與曲美家居合作的京東曲美-時尚生活體驗館,包含800多個SKU。該體驗館面積約3000平,將低消費頻次的家居用品和快消品融合在一起。和安達便利店合作并不是網易嚴選第一次試水線下,但之前的這些嘗試主要目的并不是賣貨,而是通過搭建一個體驗場景,展示產品,促使消費者形成品牌認知。2017年8月,網易嚴選和亞朵酒店合作推出了推出“亞朵·網易嚴選酒店”。嚴選和亞朵合作設計了14間“嚴選房”,由嚴選提供軟裝家居品,消費者可以在短暫的住宿消費中全方位地體驗網易嚴選的床品、香薰、洗護等多種產品。酒店大廳內設有購買貨架,消費者也可以選擇直接在網上下單,實現“所用即所購”?!鴣喍洹ぞW易嚴選酒店內景同年10月,網易嚴選宣布與萬科杭州合作,打造以家為核心概念的“嚴選HOME”。即將樣板房和售樓處大廳打造為嚴選生活示范區(qū),用戶在此體驗后可以購買陳列的商品及樣板房軟裝方案。同時,與長租公寓品牌“群島”的合作,“群島”提供場景和硬裝,嚴選輸出軟裝和商品,幫助住戶實現真正的“拎包入住”。根據嚴選今年的計劃,嚴選HOME在線下的布局要達到100個,和地產商的合作將從長租公寓拓展到民宿、住宅等多種房地產形態(tài),此外,下半年還將推出一個與咖啡文化相關的獨立旗艦店。網易在體驗服務上的輸出主要目的并不是賣貨,這一點曾得到網易副總裁柳曉的印證。在和亞朵的合作中,柳曉表示,合作主要是為了讓用戶在線下也有場景體驗嚴選的產品,并不在意這個酒店會吸引多少人入住,賺多少錢。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賣貨的壓力不大。不久前的網易嚴選兩周年慶生會上,丁磊提出了2018年GMV達到200億的目標。根據網易2018年第一季度的財報,電商業(yè)務已經成為網易游戲以外的第二大業(yè)務,包括網易嚴選和考拉海購在內的電商業(yè)務同比增長了101.0%,占到總收入的26.33%,其中網易嚴選的貢獻越來越大,丁磊也已經在多個場合表達過對嚴選的期待。在品質生活電商這個類目里,雖然嚴選較早入局,但同時,這條賽道也在變得日漸擁擠。2017年,多個互聯網巨頭推出類嚴選模式的品質生活電商平臺。4月初,小米正式上線生活電商平臺“米家有品”App;5月,阿里上線了第一家自營店鋪“淘寶心選”;今年1月,京東悄然推出“京造”入局紅海。在線上,幾家產品因為產品品類和風格的重合,差異化變得越來越難實現,而戰(zhàn)場轉至線下,競爭也并沒有因為門檻的提高而降低,還遇到了和線上相似的瓶頸。今年6月,京東聯合曲美家居推出了京東曲美-時尚生活體驗館,淘寶心選則在上海大潤發(fā)楊浦店開了一家“淘寶心選·生活家”,MUJI在國內加快了開店的步伐,而海瀾之家也擠入市場開起了家居生活館“heilanhome”。盡管都在強調商品設計和制造模式上和網易嚴選的差異,但從最終展示的產品和店面風格來看,這種差異似乎很難體現。相比資本實力雄厚、客群廣泛且深入的阿里、京東,以及線下經驗豐富、實體產品供應鏈完整的無印良品、海瀾之家,網易嚴選在現階段沒有選擇直營店這種重資產的形式。在品牌建立和用戶體驗上,嚴選選擇了按照品類的區(qū)別劃分渠道,更重體驗的家居用品和地產商、酒店合作搭建場景,拓展長尾客群。在線下的銷售渠道建立中,優(yōu)先將應急性的雜物百貨通過便利店廣泛快速滲透下沉。無法在產品上避開直接競爭的嚴選,選擇了在渠道上錯位競爭,這種方式無疑是安全的。不過,網易嚴選要實現丁老板所說的“用三到五年再造一個網易”,高強度的線下爭奪戰(zhàn)就遲早要來。
一起惠2018-07-19 10:42:48762 次
曲美家居大屯路店近日煥然一新開門迎客,外界能明顯感知到的是,這家門店充斥著京東元素。但在曲美家居董事長趙瑞??磥恚@家店很可能打響了傳統(tǒng)居家行業(yè)變革的第一槍。與趙瑞海一起現身體驗店開業(yè)儀式的,還有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時尚生活事業(yè)群總裁胡勝利。剛剛投入到時尚生活事業(yè)群5個月的胡勝利,業(yè)務千頭萬緒,為什么會選擇不太熱門的家居賣場進行改造?胡勝利坦言,主要出于對行業(yè)趨勢的判斷。“雖然我是剛從3c業(yè)務轉行到時尚,對家居更是門外漢,但我們堅信行業(yè)發(fā)展的趨勢就是無界零售,尤其是做了2年的京東之家后,更加堅信這一點。”在胡勝利看來,傳統(tǒng)家居賣場需要做無界零售的改造,而曲美恰好能認同京東的理念,并愿意與他們一起打造新的時尚生活體驗館。對于京東來說,這無異于得到一個絕好的線下場景來繼續(xù)踐行無界零售的理念?!斑@才是我理想中的‘京東之家’!”參觀完整個體驗館后,胡勝利向《零售老板內參》APP感慨道。相比于京東之家面積200~300平米,商品也以3C品類為主,京東曲美-時尚生活體驗館面積達3000平,商品包括家居用品、3C、快消品等,可以說覆蓋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整個門店設計雅致,能讓用戶真正體會“家”的感覺。趙瑞海認為,京東曲美—時尚生活體驗館給他最大的感受是:低頻的家居用品和快消品竟然融合在了一起。這在傳統(tǒng)家居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但現在趙瑞海想通了;只要有了流量,交易就不是問題。消費分級:差異化選品,嵌入居家場景京東曲美—時尚生活體驗館最明顯的變化,還是選品。除曲美家居商品外,京東又增加了3000多個SKU,而把這3000多個SKU嵌入門店的各個角落,無疑是個技術活。據了解,3000平米的曲美大屯路店分三層,京東對每一層的選品邏輯都不一樣。在胡勝利看來,用戶是分層的,消費是分級的,所以該體驗館從一層到三層分別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越往上,用戶的消費能力越高。在門店一層,所有的商品都以貨架形式陳列,因為一層流量大,用戶較集中,用貨架可以展示更多的商品。這些商品被分為不同的專區(qū),例如小熊專區(qū)、藍角落、京造專區(qū)、網易嚴選專區(qū)等。用戶進店的第一印象是:商品琳瑯滿目,分布錯落有致。其中,京造專區(qū)有1000多個SKU,網易嚴選專區(qū)則有800多SKU,這些商品亮相高端家居店,還是十分新鮮的,它們不僅極大地豐富了門店的品類,也十分有利于吸引客流??傮w來看,一層的選品多以日常生活用品、快消品為主,相比于家具來說,這些商品的吸引力、消費頻次會更高一些。這也是京東為曲美店引流的方式之一。二層就是家居用品的集中展示?;凇翱臻g重構、場景升級”的設計理念,二層構建出兒童區(qū)、老人與貓、女性空間、親密關系、設計師的家、紳士品格、時尚白領空間、女童場景等8大“無界零售樣板間”。其實,曲美家居體驗店此前也做空間,也做全系列商品生態(tài)。但據趙瑞海介紹,之前的空間展示,他們并不知道用戶真正喜歡什么,而是想象用戶會喜歡什么,然后進行相關商品的陳列。京東改造后的8大樣板間里,則巧妙嵌入了京東線上家居商品,例如威可多、格羅尼雅、雙立人、樂高、杰士影音、羅萊、可米生活、德龍、哲品、森海塞爾、懶角落、Quintus、愛慕、飛利浦、Foreo、雀巢、小熊、BEATS、oralb歐樂B、富士等多個跨品類品牌,它們以0元租金入駐京東曲美-時尚生活體驗館,極大豐富了用戶的購物選擇。但京東不是想當然地布局,而是先對京東和曲美的用戶進行匹配。據趙瑞海介紹,京東與曲美的用戶匹配度高達90%,即曲美90%的用戶都會在京東平臺進行購物。京東根據這些用戶過往的消費記錄,挑選出最受歡迎的品類,將它們分別布局到恰當的場景中,從而讓這些樣板間更加符合消費者心理預期。例如,在愛養(yǎng)寵物的老年人的家居空間里,京東就精心布局了凈化器、除臭噴霧等產品。京東曲美-時尚生活體驗館的三層,則完全是針對高端用戶的場景,更多強調體驗。因此,門店三層設置有三個高端體驗場景,包括為用戶進行高級服裝定制、茶飲等服務。讓有消費能力的用戶得到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和體驗。線上線下商品信息打通,門店購買京東物流配送除了把京東自營或入駐平臺商家的商品導入,京東還把大量黑科技應用到門店。從進店開始,門口就安有人臉識別的攝像頭,可監(jiān)控店外兩米范圍,曲美會員和曾經到店的用戶都能快速識別,再通過智能屏推送消息,時刻提醒用戶該到店里逛一逛。在入口幾米遠的地方,就能看到一臺智能推薦廣告機,用戶站到大屏前,廣告機會自動識別人臉,AI系統(tǒng)會根據用戶此前在京東和曲美的購物行為,為他推送適合自己的樣板間。同時,門店所有商品都標上了NFC加購電子價簽,用戶只需手機貼一下,就可直通京東商城下單。還有Mirror+技術,該技術通過RFID標簽或者掃碼技術掃描衣物,用戶只需要將衣物靠近添加了Mirror+技術的智能屏,屏幕會立刻自動播放衣服介紹以及相關的視頻、圖片,點擊屏幕可實現一鍵下單。在二層的圖書角和影音角,《零售老板內參》APP還體驗了take技術。隨便拿起一件小商品,旁邊的ipad就會立刻播放該商品的視頻,屏幕上還有一大波彈幕襲來,都是用戶對于這件商品的評價,可以讓用戶了解到更多商品信息。此外還有AR試衣鏡和試妝鏡,智能音箱等設備,通過這些黑科技,讓傳統(tǒng)的家居賣場變得更加好玩、有趣。但京東曲美—時尚生活體驗館不是簡單的增加好玩的黑科技,背后其實是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首先,門店所有商品既可以線下購買,也可以一鍵加入京東購物車,享受京東物流配送到家的服務,線上線下商品信息完全打通。其次,門店不再對用戶一無所知,選品、場景布局都有大數據支撐,門店的智能攝像頭,無處不在的智能廣告屏,都可以進行人臉采集,然后分析進店客流轉化率、門店熱力圖等,形成更加精準的用戶畫像,提高門店運營效率。因此,趙瑞海認為,京東曲美時尚生活體驗館,不是簡單地加入了京東元素,背后是人、貨、場的重構,本質上是對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重構。家居行業(yè)變革加劇,低頻家居賣場能變高頻?對于傳統(tǒng)家居賣場來說,近年來市場份額飽受電商侵蝕,而隨著電商物流的進一步發(fā)展,有人甚至擔心,未來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用戶線上下單,家居用品就被送貨上門,待用戶體驗完畢再決定是否購買。如果是這樣,傳統(tǒng)家居賣場最大的優(yōu)勢——“體驗”,也將被電商搶走。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曲美與京東的合作就傳統(tǒng)家居賣場求變的典型案例之一。在趙瑞海這樣的傳統(tǒng)家居人看來,京東帶來的最大驚喜,就是把低頻的家居用品與快消品融合在一起?!爸拔铱傆X得耐用品和快消品是兩回事,但這家體驗館讓我看到兩者的結合,只要把流量引來,成本、交易都不是問題”,趙瑞海不無興奮地說。這點確實感受明顯,例如在門店欣賞家具用品的同時,也可以看到京造、網易嚴選的精美小物件,還有精品圖書和3C電器,甚至有一整排的零食貨架,供消費者小憩時候補充能量??偨Y其基本邏輯:用快消品、網紅產品為門店引流,再用精美的家居用品、優(yōu)質的體驗讓用戶沉浸其中,當家居賣場占據了用戶的時間和空間,就能激發(fā)出用戶的購買欲望。有類似想法的,還有引入阿里130億融資的居然之家,雖然曲美和居然之家模式迥異,但其核心思路如出一轍:讓低頻的家居賣場變得更高頻。為此,居然之家體驗MALL——北京麗澤店近日宣布,盒馬鮮生即將入駐該商場,此前麗澤店自營的安康超市則停止營業(yè)。自營店被盒馬鮮生取代,可見居然之家對門店引流的迫切需求。截至目前,居然之家麗澤店已經成為各種創(chuàng)新的試驗場,在盒馬鮮生入駐消息出來前,今年3月,居然之家斥巨資,在麗澤店打造出2500平的啵樂樂兒童主題樂園;緊接著4月底,居然之家又宣布,“居然吃火天下”和“居然耀萊成龍影城”品牌同時開業(yè),這意味著兩大引流利器——餐飲和院線也同時入駐麗澤店。至此,居然之家體驗MALL完成家居建材、生鮮超市、餐飲院線、兒童娛樂、數碼智能、體育健身及居家養(yǎng)老等大消費業(yè)態(tài)的全覆蓋??傊篮途尤恢业目缃缛诤咸剿靼咐砻骶€上線下融合正不斷深入,從傳統(tǒng)的零售商超,拓展到家居賣場。它究竟有沒有好效果?期待未來這些創(chuàng)新業(yè)態(tài)的銷售數據能給出答案。
一起惠2018-07-02 09:54:28541 次
除了線上線下打通,跨行業(yè)融合正在成為新零售一個重要發(fā)展趨向。位于廣州的奧買家全球購(以下簡稱“奧買家”),是最近幾年跨境電商領域跑出的一匹黑馬,從2015年成立,到2017年成為跨境電商十強,它用了不到三年時間。奧買家是奧園地產集團旗下的電商公司,將商業(yè)地產與跨境電商結合,并由此成長為一種新零售模式,是它最為顯眼的特質。在前幾年,線上化似乎是不可逆的趨勢,但當線上渠道和基礎設施逐漸成熟,線下的存量空間和用戶資源顯得越來越重要。奧買家前期在線上的技術、產品、人員做了大量投入,而在搭建完這些系統(tǒng)后,它線下空間的流量入口作用正在不斷凸顯,這是很多電商目前夢寐以求的一個新渠道。但它能否充分利用好這波紅利,并將之轉化為更大的動能,打造成為跨境電商的一種領先模式,是我們要著重探討的問題。近日,i黑馬&野草專訪了奧買家總裁劉麗萍,從這家企業(yè)的前后端打法,以及對行業(yè)價值的思考,我們來尋找一些答案。如何理解奧買家的發(fā)展模式,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奧園集團,作為一家發(fā)展20多年的地產集團,位居中國地產30強,業(yè)務涉及地產、投資、金控、文旅等多個方向。從地產延伸到跨境電商,似乎距離很大,但對它來說,卻是一線之隔,因為之前主要是線下,線上化是必然要擴展的方向。同時,跨境電商行業(yè)這幾年來,一直保持著逆勢增長,2012-2017年增長總和超過300%,而從2018到2022年,進口跨境電商復合增長率將超過30%。雖然在2017年初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政策規(guī)范,結果是讓一批資質不強的企業(yè)遭到洗牌,整個行業(yè)紅利期并沒有過去,還未出現一家獨大或者幾家獨大。如何突破業(yè)務邊界,飽含著奧園等諸多地產企業(yè)的焦慮和夢想。依托跨境電商這個大機會,廣州同時也是重點貿易區(qū),跨境電商成了奧園的一個重要的新商業(yè)試驗區(qū)。劉麗萍,此前她在沃爾瑪、亞馬遜中國、敦煌網等企業(yè)做過20多年的零售管理,2016年9月加入奧買家擔任總裁。在她原有的印象中,地產公司會偏傳統(tǒng),很難和互聯網連接。但與奧園的實際接觸中,卻發(fā)現它對互聯網、電商行業(yè)積累了很深的認知,包括對地產里做跨境電商的成敗得失都很清楚。在這種心態(tài)下,奧買家起初嘗試的是以O2O模式做跨境電商,即在線下先開體驗店,然后做線上商城,借助線下空間和用戶資源,以一種較低的試錯方式,逐步往上打通。不過,奧買家本身的目標在于搭建平臺化的線上生意,擺脫單一業(yè)務的限制,這也是奧買家獨立運營,完全以電商體系來走的原因。最初,因為跨境電商銷售主要在線上,并沒有太多實際落地的場景。而奧買家初期線上線下也處于割裂的狀態(tài),價格、庫存和后臺系統(tǒng)都沒有統(tǒng)一。在劉麗萍看來,現在主流的消費者,尤其是80后、90后,一方面比較宅,喜歡網購,另一方面樂于在線下做吃喝玩樂的體驗。奧買家一直在思考,圍繞這批消費者如何才能做產業(yè)和服務更好的結合。由于商業(yè)地產的基因,奧買家誕生之日起就鋪線下店,而基于跨境電商的定位,又使得它對線上平臺持續(xù)在做重度投入,這樣形成的其實是一個兩端并重的發(fā)展模式。為了打破這種割裂狀態(tài),劉麗萍加入奧買家之后,開始進行整個電商生態(tài)體系的搭建。其中,包括開展新技術研發(fā)、B2B、B2C、物流、出口外綜等多方位的線上線下業(yè)務,以此來做資源整合和效率的提升。劉麗萍告訴i黑馬&野草,這塊構想的邏輯主要是圍繞三塊:一是奧買家本身的優(yōu)勢是什么;二是跨境電商市場的痛點是什么;三是依托奧買家的優(yōu)勢能為消費者解決什么樣的問題。此后兩年,圍繞電商生態(tài)體系的定位,奧買家在商品、技術、團隊等方面都做了重要布局。在落地過程中,奧買家所著力打造的是雙線購模式,它具體包含四個在線,即商品在線、會員在線、數據在線、場景在線。商品在線,就是實現線上線下同款同價同庫存,減少消費者在商品上的體驗差別。而會員在線和數據在線更多在于,根據線上線下用戶的不同購買行為,來做精準的會員營銷。場景在線依托的主要是線下門店,這也是奧買家相比很多跨境電商最大的特質之一。多場景的設置,本質上是要突破流量問題。而奧買家將線下店線上化,并依此做融合形態(tài)的雙線購,是其破除流量瓶頸主要路徑之一,也是在跨境電商領域,比較少見的新零售落地場景。走進奧買家全球精品店,我們會看到,每個貨架上都有溯源屏,通過掃碼商品二維碼,可獲取品牌介紹、規(guī)格以及資質認證,并連接了線上購買渠道。除了促成直接購買,它更大的目的在于建立用戶信任,消解之前跨境電商的假貨問題。溯源屏之外,奧買家還在店里設置了線上商品互動大屏、AR試妝鏡等技術裝置,來拉長消費者停留時間和品牌認知度。劉麗萍介紹,經過最近半個月的實踐,進店80%的用戶都轉化為了線上注冊用戶,而其中又有80%是新用戶,導流作用明顯。依托這種線上線下資源連接和高效率轉化,雙線購模式可以說是奧買家新零售的第一站,如何開啟第二第三站,還要在變化中厘清。但回頭來看奧買家的這場新零售實驗,我們發(fā)現,做跨境電商的新零售升級,本質上需要一定平臺基礎,并能在戰(zhàn)略方向上做持續(xù)高密度的投入,以此帶來更大流量,然后才有機會伴隨行業(yè)大趨勢迭代生長,甚至成為領先品牌。奧買家從開設線下體驗店,中間搭建電商生態(tài)體系,到目前推出雙線購,讓它更像基于平臺和經驗優(yōu)勢所衍生的新物種。這有些像阿里做盒馬鮮生、永輝做超級物種。差別的是,奧買家誕生于地產集團,這種基因在線下空間、用戶資源價值越來越凸顯的當下,似乎多了幾重機會。所以,奧買家也在做新零售技術研發(fā)、三公里物流、門店加盟等諸多新業(yè)務,這些之前跨境電商少有涉及,就像劉麗萍對所期望的,“以科技構建商業(yè)新平臺,引領商業(yè)新秩序”。但是,它也還需要更為長久、持續(xù)的驗證,等到規(guī)模效應更大范圍顯現的時候,我們可以確信說這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一起惠2018-06-29 09:08:41511 次
6月26日,據動點科技日前從接近每日優(yōu)鮮的核心消息源獲悉,每日優(yōu)鮮旗下無人零售業(yè)務便利購正在經歷新一輪的裁員、離職潮,波及范圍包括便利購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地的市場、運營部門。業(yè)務層面也開始著手進行戰(zhàn)略調整,端午之后逐步撤出了常州、昆山等城市的點位,范圍還會持續(xù)擴大。這是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業(yè)務自上個月來以來第二次傳出裁員消息。報道稱,端午節(jié)過后,便利購北京總公司出現大面積裁員,市場部和運營部人員逐漸被勸離,“公司讓人事勸退大部分運營人員,然后再開掉商品的人(市場部負責商品推廣的員工)?!彪S之而來的是組織內部結構的調整,從直營改成了合伙人制度。此外,上海便利購市場部們也出現了離職潮,公司提高了業(yè)績要求,達不到便會被開除。便利購上海分部城市經理也被撤走一位?!皠裢?,提高業(yè)績來逼退?!痹撊耸勘硎荆霸诼毜膯T工情況也不太好,很多人都在考慮離職,覺得無人貨架已經做不下去了?!焙贾莸木置嬉膊粯酚^,約兩周前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主要的供應倉庫杭州倉庫負責人因總公司拖欠工資,組織鬧事而被警察帶走,事后該負責人離職。拖欠工資的現象主要出現在杭州倉庫,配送和補貨的員工中。文章還說,端午后便利購業(yè)務做了戰(zhàn)略調整,逐步撤出了二三線點位少,銷量低的城市:華東地區(qū)的常州、昆山的點位正在撤出,下一步開始動華南。知情人士稱,面對上述種種變動,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7月份融資計劃可能擱置。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項目負責人李漾對裁員事宜沒有正面回答,表示自己“正在開會,有事請聯系公關同事”。每日優(yōu)鮮公關人員則回復稱,目前暫時不清楚這個情況,需要核實之后再回復。今年5月媒體曾曝光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大規(guī)模裁員,主要針對的是市場端和交付端員工,公司的解釋是戰(zhàn)略轉型和組織架構調整,為6月份盈利項目做準備。李漾此前接受采訪時曾透露,北京地區(qū)的目標是6月底實現盈利。更早以前,每日優(yōu)鮮合伙人兼CMO、著名營銷人許曉輝也于3月離職,他在某社交平臺上委婉證實了這一消息。
一起惠2018-06-26 09:47:26455 次
5月25日,小象生鮮方莊店正式開業(yè),從近二十余天的營業(yè)情況看,市場給了小象生鮮不錯的回報和口碑。6月2日,盒馬和大潤發(fā)的合作產物盒小馬開業(yè),阿里系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全壘打。圍繞著阿里和美團之間的消息都十分重磅,但最終的著眼點都是雙方在零售的布局上。美團與阿里的淵源已久,這次幾乎同時開業(yè)的小象生鮮和盒小馬再次將兩者聯系在了一起。阿里在零售上的布局站在第一梯隊,而美團加持的小象生鮮也不容小覷,這讓巨頭間的新零售之爭越來越激烈了。有人說,美團作為零售界的后來者,極具優(yōu)勢,另一位業(yè)內人士卻不贊同美團是后來者的說法:“美團也是較早推出生鮮超市的巨頭,那個時候的盒馬也只是1.0版。”盒馬在不斷的迭代更新,美團也繼掌魚生鮮之后再次推出小象生鮮,這是美團在新零售領域的再一次強勢出擊。小象生鮮是美團的進一步探索去年7月,電商大戶美團進軍線下生鮮,在北京望京地區(qū)開出了第一家實體生鮮超市“掌魚生鮮”,這也是美團在生鮮零售領域的第一家測試門店。在此后將近一年的時間中,掌魚生鮮門店數量都十分穩(wěn)定的保持在望京獨一家,并沒有擴張的打算,也不涉及餐飲服務。當外界都在質疑掌魚生鮮為什么不展店擴張的時候,5月25日小象生鮮方莊店的開業(yè)正好解答了外界的疑惑。如果說,掌魚生鮮是美團在生鮮零售領域的第一次試水,那小象生鮮的亮相則是美團的進一步探索。小象生鮮方面向零售前沿社透露:“隨著生鮮超市的品牌升級,小象生鮮是美團生鮮零售業(yè)務的唯一品牌?!蹦壳埃启~生鮮望京店的線上App已經全面升級為小象生鮮,望京掌魚生鮮線下店也會更名為小象生鮮,但望京店仍是測試店的性質。零售前沿社曾探店小象生鮮方莊店,這家門店面積為2000平米左右,新增加的餐飲部分約為200平米,餐飲部分呈環(huán)形,包裹著店內的烘焙、果蔬、日配等所有品類。相比較于掌魚生鮮,小象生鮮店內新增加的餐飲服務,本身極具競爭優(yōu)勢。小象生鮮開發(fā)了“象大廚”自有品牌,以象大廚快手菜為例,憑借美團和大眾點評在餐飲領域多年累積的大數據優(yōu)勢,可以選出北京區(qū)域消費者喜愛的菜品,這是其他生鮮超市+餐飲業(yè)態(tài)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小象生鮮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優(yōu)勢是流量。據小象生鮮方面透露,2017年,美團年度活躍買家數達到3.2億,這些精準流量可以有效的為線下導流,形成線上線下互動的效應。同時,小象生鮮可以與美團旗下餐飲、外賣、共享單車、電影、打車、休閑娛樂等各業(yè)務板塊之間聯動,全渠道發(fā)力。小象生鮮背靠美團,其O2O模式和外送服務將線上線下資源進行融合,那些長期以來的配送、大數據、技術研發(fā)、精準的本地餐飲流量等方面的積累,也讓小象生鮮具備非常重要的“先天”優(yōu)勢,小象生鮮也算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新零售業(yè)態(tài)了。另一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新零售業(yè)態(tài),則是盒馬聯合大潤發(fā)推出的新混血盒小馬。盒小馬結合阿里的大數據和算法,以及大潤發(fā)全國400家門店的布局,成為阿里新零售布局中的重要一環(huán)。小象生鮮vs盒小馬盒小馬與小象生鮮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面世,一個代表了盒馬在新物種上的探索,一個代表了美團在生鮮零售領域的探索。6月2日盒小馬第一家位于蘇州高新區(qū)的門店試運營當天,盒馬CEO侯毅到場,而盒小馬項目由大潤發(fā)新零售COO袁彬親自掌舵。可見雙方對盒小馬的重視程度。大潤發(fā)的線下零售經驗、供應鏈體系為阿里所看重,而阿里在線上的造詣、數字化改造的能力又是大潤發(fā)欠缺的。大潤發(fā)新零售COO袁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經說,“大潤發(fā)與阿里合作改造的理想門店,應該是集齊雙方優(yōu)點?!闭绾旭R與大潤發(fā)所期待的,盒小馬的問世,不僅被看作大潤發(fā)在新物種的探索,更是阿里在自身發(fā)展新零售之外的一個起步點。阿里一直在新零售業(yè)態(tài)上開枝散葉,無論是去年年底推出的F2(fast&fresh)便利店,還是剛剛推出的盒小馬,都是繼盒馬之后的探索。小象生鮮和盒小馬不僅僅是因為開業(yè)時間差不多才被放在一起比較。除了美團與阿里的淵源,二者確實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從模式來看,小象生鮮更像是縮小版的盒馬,都是生鮮超市+餐飲的定位,滿足消費者現場烹飪和現場就餐的需求。在門店布局上,二者都將生鮮作為重要的品類,甚至都放在店門口,吧生鮮作為引流、提高客單價的品類。再有,二者都采用全自動懸掛鏈物流系統(tǒng),消費者線上下單之后,后臺可以通過懸掛鏈運輸提高效率;二者都推出3公里內30分鐘送達的服務。更重要的是,阿里和美團都作為巨頭,在零售的布局上有著一個共同點,即二者都依賴自身的物流體系,盒馬是自建配送物流,小象生鮮則依賴美團的外賣配送體系。背靠大樹好乘涼。除了大家熟悉的盒馬依靠阿里的支持外,小象生鮮也依賴于美團的大數據背景。據小象方面向零售前沿社透露,2017年,美團年度活躍買家數達到3.2億,這些精準流量可以有效的為線下導流,形成線上線下互動的效應??梢钥闯?,美團帶著小象生鮮強勢入局,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的。在新零售業(yè)態(tài)上,美團點評曾推出了掌魚生鮮,投資了猩便利、康品匯等創(chuàng)業(yè)公司,接下來,美團將如何布局,從小象生鮮的發(fā)展或許可以發(fā)現一些端倪。美團的新零售訴求是什么半年前,阿里先后完成對高鑫零售的收購,直接和間接持有份額達71.98%。大潤發(fā)經過半年時間的門店改造,交出了第一份成績單。大潤發(fā)宣布,全國已經有100家門店完成天貓新零售升級改造。經歷過升級后的大潤發(fā)門店,高峰期間的線上訂單可以達到一天5000單,平時的單量也在2000單左右。除了線上訂單外,盒馬的日日鮮系列商品、天貓超市的網紅商品、天貓智能母嬰區(qū)、淘寶心選門店等也已經在大潤發(fā)落地。大潤發(fā)的新零售改造借鑒了盒馬的懸掛鏈系統(tǒng)、接入了盒馬的物流接單能力,同時運用了數字化的門店運營管理系統(tǒng),同時有了手淘首頁的流量入口。這意味著,從大潤發(fā)、到盒馬、再到盒小馬,阿里的一切零售業(yè)態(tài)都在盒馬成熟的供應鏈下進行。阿里在零售領域已經穩(wěn)妥的站在了第一梯隊,早期投資百聯、三江、高鑫、銀泰、易果等,在盒馬的業(yè)態(tài)上又衍生出了新的業(yè)態(tài),那么美團呢?一家小象生鮮方莊店,一家小象生鮮望京測試店,如何擠進第一梯隊?以阿里典型的新零售業(yè)態(tài)盒馬為例,其經營面積在4000-10000平米,更多的突出現場體驗。據侯毅2017年7月分透露的數據可知,盒馬鮮生目前的坪效是線下零售企業(yè)的三倍左右,APP線上轉化率大概在35%左右,是傳統(tǒng)的電商10到15倍左右。而小象生鮮的經營面積僅為盒馬的五分之一,在2000平米的賣場內充分利用每一平米的面積,據小象生鮮方面介紹,賣場全場無死角是得益于前期規(guī)劃。賣場在規(guī)劃時,賣場主通道2.4米,滿足三股人流同時行走的舒適寬度;貨架之間1.5至2米,滿足2人側身,中間一人正常通過的設計原則。小象生鮮采用全程冷鏈配送、重點生鮮食材自營直采的模式,依托美團外賣的配送能力,為門店周圍三公里范圍內的用戶,提供最快30分鐘送達服務。在供應鏈方面,小象生鮮方面曾向零售前沿社透露:“未來,小象生鮮在北京和其他城市的門店也在籌備中。我們對與各類行業(yè)伙伴的合作都持開放態(tài)度,也希望可以輸出平臺能力?!睆男∠笊r的回復中可以看到,或許,小象生鮮未來將走加盟模式,在快速跑通小象門店模式之后,再向其他合作的門店復制。雖然小象生鮮目前只有兩家門店,在早期還不需要去考慮自建供應鏈的問題,但隨著門店的擴張,未來小象生鮮將會把供應鏈問題提上日程。盒馬自建供應鏈,那么巨頭美團將會如何做供應鏈?零售前沿社對此進行了三種預判:1.即與盒馬一樣自建供應鏈。這種不僅需要大量且持續(xù)的資金投入,而且還需要市場驗證,投入大,周期長。2.與供應鏈商合作,或者投資供應鏈商。這種雖然直接,但是存在弊端,非定制化與需求間不匹配,不能保證服務質量。3.類似于像盒馬大潤發(fā)式的深度合作模式。美團會不會與其他有供應鏈優(yōu)勢的企業(yè)合作,來強化小象生鮮的供應鏈?美團與阿里間的競爭體現在多個方面,在今年,美團全方面的發(fā)展,涉及到零售和打車業(yè)務。尤其是在零售業(yè)務,美團把外賣業(yè)務并入到新零售,美團有自身的外賣配送、大量的訂單優(yōu)勢和平臺推廣優(yōu)勢,在激烈的零售競爭下,做新零售是大勢所趨。
一起惠2018-06-15 10:01:08898 次
無人值守貨架在經歷過低潮期后,重新煥發(fā)了生機。6月11日,安靜了許久的無人貨架企業(yè)猩便利宣布完成由螞蟻金服領投的數億元戰(zhàn)略投資。根據官方資料顯示,螞蟻金服不僅僅給猩便利提供資金支持,還將向猩便利提供包括生物識別和信用消費體系在內的技術支持。而猩便利也將在此領域深耕,未來將推出新一代無人零售智能設備“猩+”??梢哉f,此次戰(zhàn)略投資意味著螞蟻金服將正式踏入無人貨柜領域。螞蟻金服入局,投資猩便利圖什么?提及猩便利,就不得不想起不久前的裁員、撤柜風波。無人貨架趨于冷靜已是事實,即便猩便利點位眾多,螞蟻金服在此時入局挑戰(zhàn)也是不小,那么螞蟻金服究竟看上了猩便利哪一點呢?筆者認為所圖或許有三:第一,今年4月,阿里聯合螞蟻金服收購餓了么。其中,餓了么旗下的無人貨架品牌“餓了么NOW”也被阿里納入囊中。在投資猩便利后,阿里在無人零售這方面的版圖將會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餓了么的配送團隊,也將為猩便利的無人貨架而服務,在提高猩便利補貨率的同時,也將增強配送團隊的人員使用率。第二,猩便利此次獲得融資后,將會抓緊對智能貨柜的布局。與無人貨架相比,智能貨柜的封閉性與智能性意味著場景將會不斷下沉,貨損率也將下降。在此情況下,無人貨柜上線生鮮食品將會更具合理性,避免出現因補貨不及時而造成“生鮮不鮮”的情況。阿里在生鮮市場的布局,也將會更具想象力。第三,在無人貨架風波后,猩便利便換了一種打法,推出“便利·蜂窩”體系。具體來說就是,以便利店為中心,猩便利的商品和外賣可以輻射到周邊辦公樓宇中的無人便利架上,豐富了食品種類的同時,也讓購物更加便捷。有消息稱,阿里看上的不是猩便利的無人貨架,而是猩便利旗下的便利店品牌,以及在生鮮領域的布局。聯想到盒馬鮮生在不久前推出了盒馬F2便利店,這一消息倒有幾分真實性。阿里或許不看好無人貨架,但它卻有入局便利店的心思。猩便利推出的便利店品牌,已在上海打下了一片江山,所推出的自有“鮮食”品牌,儼然成為阿里眼中的香餑餑。無人貨柜打響技術攻堅戰(zhàn),阿里態(tài)度轉變眾所周知,新零售的理念是阿里巴巴率先提出并將其落地,其內部更是擁有“八路零售大軍”為其開道,但之前唯獨對無人零售比較冷淡。阿里集團CEO張勇(花名:逍遙子)曾經公開對媒體說過,自己不太看好無人店鋪,因為需要真正從用戶的角度出發(fā)考慮,無人究竟比有人好在哪里?無人店的體驗是否真的比傳統(tǒng)店鋪好?在扛著阿里新零售戰(zhàn)略大旗的盒馬鮮生被傳將涉足無人貨架之時,其創(chuàng)始人侯毅還公開否認,稱從盒馬的角度來看,我們從不靠無人商店,也不認為無人商店、無人架模式是有效的零售模式??梢钥闯鲞@個時候的阿里,態(tài)度還是很堅定的。但隨著無人零售概念火爆,京東、每日優(yōu)鮮等眾多企業(yè)相繼推出自己的無人貨架、貨柜。與此同時,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在支付領域平分秋色,在線支付的壁壘逐漸轉變成支付技術與落地場景的較量。隨著京東、每日優(yōu)鮮無人貨柜的鋪設,微信支付的優(yōu)勢也隨之增加。反觀阿里,除果小美外,少有智能貨柜支持支付寶支付。在此情況下,阿里的態(tài)度開始軟化。讓它邁出第一步的是美的內部孵化的無人貨柜“小賣柜”,只是在這時阿里還只是提供技術支持。而在經過行業(yè)的洗牌期后,無人貨架趨于冷靜,智能貨柜應運而生。侯毅曾經將盒馬鮮生的成功歸結于離消費者更近,當無人貨柜愈發(fā)智能也就意味著消費更加便利,侯毅的邏輯顯然也適用在這里。這場由無人貨柜打響的技術攻堅戰(zhàn),逐漸符合阿里在新零售領域的定位。接下來的道路,阿里也就順理成章的走了下去,在這一時期它選擇的是智能貨柜魔盒CityBox。據悉,魔盒不僅存在于螞蟻辦公區(qū)域內,還在不久前的在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出現在屬于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展區(qū)內。有了以上的鋪墊,螞蟻投資猩便利已是大勢所趨。目前來說,無論是螞蟻還是阿里,投資猩便利始終是有利可圖。猩便利想要成為這場合作中的贏家之一,還需抓住機會,依賴螞蟻的資金和技術,轉型成功,并再度成為行業(yè)中的黑馬。
一起惠2018-06-13 09:58:32637 次
現在天貓不斷的推出各種各樣的店鋪,其中有去年推出來的天貓小店,還有今年推出來的天貓校園店,針對這兩種類型的小店,大家想不想來了解一下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呢?詳細內容請看下文詳解!1、天貓小店天貓小店是阿里B2B平臺零售通推出的一個品牌合作計劃,針對使用零售通的小店,通過授權天貓品牌、門店個性改造、豐富商品結構、專業(yè)增值服務、智能門店管理等,為小店全面賦能。期間,天貓會為小店提供線上供應鏈和線下倉儲,并對貨品的擺放進行相應的指導。目前,夫妻店店主、經銷商、品牌商三種角色都可以參與到項目中來。有快消品行業(yè)資深人士指出,從零售通戰(zhàn)略發(fā)布會邀請的品牌類型,就可以看出天貓小店的影響方向?!爱斕煅埖钠放萍钨e有兩類,一類是和天貓合作比較密切的國際品牌,如聯合利華、億滋等;一類是主要依靠阿里起家并且主要依賴電商渠道的淘品牌,如百草味等?!边@其中,并沒有線下渠道非常成熟的傳統(tǒng)快消品。2、天貓校園店天貓校園店的模式應該同天貓小店差不多,只不過前者應用于校園,而后者適用于商業(yè)樓宇、城市社區(qū)等。天貓校園店還是原老板的,店內擺放、陳列、日常管理,應該都是店主自己負責;店內賣什么、不賣什么,決定權也是在便利店的店主手中。店主一天到晚都在店里,也熟悉所處的校園環(huán)境和用戶群體,他們多年積累的經驗也是連鎖便利店整體規(guī)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天貓校園店主要解決的是便利店店主原本沒有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也不知該如何改造的那些問題,比如店內照明、貨架間距、商品品類等等,后者需要付出一定成本,不知道有沒有返利?目前天貓還沒有公布校園店的改造成本。但以天貓小店為例,店主的投入是一萬元的保證金,同時店面的裝修和設備費用需要由店主自付,由阿里巴巴統(tǒng)一對接服務商承建,每平米800元。不同店鋪的改造成本從8000到15萬元不等。差價除了面積不同,還和店主選擇的鮮食、冷柜等設備有關。改造完之后,店主需要每年支付3999元的技術服務費。保證金、技術服務費,都是天貓小店的門檻。除了這些,天貓小店店主每月至少通過阿里巴巴旗下的零售通進貨一萬元。但具體進什么貨、進貨之后的定價,都是店主自己決定。推測天貓校園店的加盟模式也應該和天貓小店差不多,即裝修方案由天貓?zhí)峁?,成本則要店主自己承擔。店主可以選擇100%在天貓進貨,也可以選擇部分進貨,加盟都得交一定數額的擔保金。截至去年底,有數據顯示阿里巴巴已經完成了60多萬家線下便利店的改造。從用戶群體來看,00后肯定是未來的消費主力大軍,天貓超市將目光轉向高校也是必然的。其實不管是天貓小店還是天貓校園店,都是為了能夠把天貓推到線下進行發(fā)展,也使得天貓店鋪的交易渠道變得越來越廣泛了,也為廣大的網上開店的店主們提供更多的銷售的渠道和可能。
一起惠2018-06-12 10:24:34488 次
當前的終端零售市場進入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高度活躍期。對經銷商來講,一定要看清的是,這種終端的新零售創(chuàng)新、各種新零售形式對經銷商來講帶來了新的市場機會。經銷商必須要及時洞察這些新的市場機會,及時研究、把握這些新的市場機會,抓住機遇、創(chuàng)新經營,發(fā)展壯大自己。經銷商不能只是定位于傳統(tǒng)渠道商的角色,能夠把握好機會,開辟新的自己能夠掌控的新渠道模式,特別是能夠建立直接對接消費者的新渠道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目前,建議經銷商要高度關注外賣平臺體系,高度關注各種的新零售創(chuàng)新形式,特別是要關注各種的無人零售模式。----經銷商要高度關注外賣平臺模式外賣平臺已經構建起020到家模式的新的零售渠道模式。據有關數據報道:2017年,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guī)模達到3.43億,較2016年底增加1.35億,同比增長64.6%。其中,手機網上外賣用戶規(guī)模達到3.22億,增長率為66.2%。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在線餐飲外賣市場規(guī)模達到1657億元,增長率為36%。2017全年市場規(guī)模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2018年在線餐飲外賣市場規(guī)模將有望突破2300億元。加班、周末聚餐、下午茶、宵夜等訂餐場景出現,外賣消費呈現多元化趨勢,據悉,僅是“餓了么”就有接近30%的交易額由這些非就餐時段的訂單構成。目前的外賣平臺還是以餐飲為主,但是一定要看清的是外賣平臺已經構建起一條到家模式的新的零售渠道。目前,外賣平臺已經涵蓋了餐飲、快消品、酒水、藥店、生活服務等多種到家功能。預計18年外賣平臺全部品類的交易額將達到3600億。并且以加班、出行、下午茶、宵夜為特色的外賣平臺所覆蓋的場景,更是經銷商所應該更加高度關注的。包括在惡劣天氣所發(fā)揮出來的市場服務功能。特別重要的是,外賣平臺所對接的目標消費者是以年輕消費群體為主體的主力消費群體。這些消費群體正是慢慢在從傳統(tǒng)渠道當中流失,而轉移到到家需求的領域當中。對一些特別需要面對這些消費群體的品類、時尚品牌來講,這個渠道更加重要。并且看未來,外賣平臺還將以其到家的便利性以及不斷發(fā)展所帶來的覆蓋更多的服務功能,還將得到更大的發(fā)展。所以,經銷商必須要高度關注這一新渠道。目前看,幾大外賣平臺構建的到家體系,整體系統(tǒng)已經建立起來了,并且還能覆蓋更多的場景,還能覆蓋更多對到家需求有特別要求的年輕主力消費群體。這個渠道價值已經非常重要。經銷商需要高度關注,及時對接,拓展新的市場機會。當前的外賣平臺主要集中于美團、餓了嗎、百度外賣、京東到家。另外盒馬的淘鮮達也在快速發(fā)展。每個平臺各自有自己的區(qū)域優(yōu)勢、平臺優(yōu)勢。經銷商對接外賣平臺需要全面對接,因為每個平臺都有其優(yōu)勢,都有龐大的流量資源。經銷商對接外賣平臺可以有兩種模式,一是自建交付體系模式,二是與零售合作伙伴合作的方式。建議經銷商與外賣平臺的合作要作為戰(zhàn)略性的考量做好規(guī)劃。要有專門的組織。要做好對接外賣平臺,一定要首先配備起較強的團隊。要作為一項重要的模式創(chuàng)新來對待。要做好商品的規(guī)劃。線上到家需求的消費者,需求的場景不同于線下傳統(tǒng)渠道。線上的商品組織要更準確的聚焦目標消費者的需求。線上的商品展示更需要場景化的商品展現。不能簡單把目前經營的傳統(tǒng)渠道的商品線上化,可能不太合適。要學會線上的營銷模式。線上營銷完全不同于線下的營銷模式。不能把線下的價格營銷模式搬到線上。線上營銷需要學會場景、IP、社群、傳播的新營銷模式。需要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線上針對平臺的營銷模式。線上營銷核心在推廣,目標是做顧客價值。----要高度關注新零售、特別是無人零售模式。當前的零售進入創(chuàng)新發(fā)展活躍期。特別是馬云提出新零售一詞之后,各種新零售創(chuàng)新形式非?;钴S。在這當中以各種無人零售模式尤為突出。從未來零售的發(fā)展趨勢看,更近、更快、更便利是一個基本的發(fā)展方向。因此講從零售的發(fā)展趨向看,無人零售將會呈現一定的快速發(fā)展態(tài)勢。目前講的無人零售主要是無人店、辦公室無人貨架、無人售貨柜(自販機)三大類。當然,從前期無人零售模式的發(fā)展出現了很多問題,特別在辦公室無人貨架領域,問題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創(chuàng)業(yè)公司在資本推動下“野蠻”發(fā)展產生的問題。這些問題并不能掩蓋了這些無人零售模式的價值。經銷商如何看這三類無人零售模式:關于無人店:他是覆蓋最后50米的需求場景。大店覆蓋三公里、便利店覆蓋500米,無人店覆蓋最后的50米需求場景。無人店以其較低的運營成本,滿足消費者更便利的消費需求,以及在有人店不能提供服務的時間節(jié)點。譬如就在你的小區(qū)樓下。它會帶來更大的便利性。關于辦公室無人貨架:產品距離用戶更近,肯定會產生更大的銷售機會。其實在營銷當中,產生影響銷售的主要問題,就是時間和空間的問題。無人架做到了辦公室,放到了辦公桌的旁邊,從而解決了消費者對商品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并且目前確實有這樣的消費者需求。目前看無人店、無人貨架適合于一些特定地區(qū)市場。從前期無人店、無人架的運營情況看,主要在于運營成本高、貨損大。這些問題對經銷商來講,可以有一些簡單的解決方案。譬如貨損問題,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在有人情的環(huán)境下可以解決貨損問題。關于無人售貨柜(自販機):這個領域需要經銷商要重點關注。目前中國的無人售貨柜市場是20萬臺左右,對比日本、美國的市場已經達到了500萬臺,行業(yè)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市場的無人售貨柜將快速爆發(fā)到1000萬臺以上。也就是分析預測未來中國的無人售貨柜將會成為一個非常重要、非常主要的新的售賣渠道。目前自販機已經覆蓋多個品類,包括水飲、低溫、用品、零食、生鮮、即食等。未來可能還會在更多的品類領域發(fā)揮作用。經銷商切入無人售貨柜市場,可以形成一個完全自控的渠道市場。對推動經銷商轉型可以產生重要作用。總之,目前的零售終端已經進入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新時期。會產生更多的新零售形式,將會為經銷商帶來重要的市場商機。但是切入新的市場領域一定要結合自身的能力,量力而行。特別是分析好自己的團隊能力、技術能力、商品組織能力、營銷能力等。筆者:鮑躍忠微信bc7180商務部萬村千鄉(xiāng)市場工程專家;專注于快消品行業(yè)變革。
一起惠2018-06-11 09:39:41658 次
為了規(guī)范快遞末端網點管理,促進快遞服務便捷惠民,推動快遞市場健康發(fā)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快遞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制定《快遞末端網點備案暫行規(guī)定》,現予發(fā)布。特此通告。國家郵政局2018年5月28日快遞末端網點備案暫行規(guī)定第一條為了規(guī)范快遞末端網點管理,促進快遞服務便捷惠民,推動快遞市場健康發(fā)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快遞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規(guī)定。第二條開辦快遞末端網點以及實施備案適用本規(guī)定。第三條經營快遞業(yè)務的企業(yè)或者其分支機構(以下統(tǒng)稱開辦者)根據業(yè)務需要,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學校等特定區(qū)域設立或者合作開辦的,為用戶直接提供收寄、投遞等快遞末端服務的固定經營場所,屬于快遞末端網點。第四條開辦者應當在快遞末端網點設置快件存放和保管區(qū)域,配備相應的通訊、貨架、監(jiān)控等設備設施,公示快遞服務組織標識,并遵守郵政管理部門的其他規(guī)定。第五條開辦者應當自快遞末端網點開辦之日起20日內,向快遞末端網點所在地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備案。第六條開辦者應當通過郵政管理部門信息系統(tǒng)如實完整填寫《快遞末端網點備案信息表》,并在線提交以下材料:(一)開辦者營業(yè)執(zhí)照;(二)快遞末端網點負責人身份證明;(三)快遞末端網點場所的圖片資料;(四)郵政管理部門規(guī)定的其他材料。分支機構辦理快遞末端網點備案手續(xù)的,除提交上述材料外,還應當提交所屬企業(yè)法人的授權書。第七條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在收到開辦者提交的備案材料后,材料齊全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予以備案,并在線生成備案回執(zhí);材料不齊全的,在2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開辦者補正。第八條開辦快遞末端網點,不得超出開辦者快遞業(yè)務經營許可的業(yè)務范圍、地域范圍和有效期限。第九條快遞末端網點名稱、類型、經營范圍、負責人等事項發(fā)生變更的,開辦者應當在10日內通過信息系統(tǒng)向原備案機關履行備案變更手續(xù)。第十條開辦者的快遞業(yè)務經營許可被注銷或者分支機構名錄失效的,其開辦的快遞末端網點備案自行失效。開辦者撤銷其設立的快遞末端網點或者合作終止的,開辦者應當提前5日通過信息系統(tǒng)告知原備案機關,并向社會公告,妥善處理尚未投遞的快件。有前兩款規(guī)定情形或者快遞末端網點被其他國家機關依法關閉的,由原備案機關注銷備案。第十一條開辦者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取得快遞末端網點備案的,由原備案機關撤銷該備案。第十二條開辦者應當對其開辦的快遞末端網點加強管理、培訓,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用戶合法權益,并對所開辦的快遞末端網點承擔快遞服務質量責任和安全主體責任。第十三條郵政管理部門依照《快遞暫行條例》第三十七條的規(guī)定對開辦者和快遞末端網點實施監(jiān)督檢查。第十四條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郵政管理機構可以根據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第十五條本規(guī)定自發(fā)布之日起施行。
一起惠2018-06-05 10:27:18477 次
據美國財經網站CNBC報道,沃爾瑪在幕后炮制出了大量的高科技創(chuàng)意。最近,這家大型零售商發(fā)布了一系列專利申請,這些專利未來有可能會徹底顛覆我們所認知的購物體驗。雖然無法保證這些想法會成真,但它們讓我們得以一瞥沃爾瑪對未來零售業(yè)的展望。以下是沃爾瑪最近公布的6項專利申請:1.智能購物車這款智能購物車的底部安裝有一臺專門的設備,顧客用智能手機或者其它設備來召喚它,它由中央計算機控制。這款智能購物車可以幫助購物者自動瀏覽超市內的貨架,并且找到特定的某種商品。此外,它還可以執(zhí)行導航操作,將用戶引導到他們所需的商品面前,所以它可能是自動駕駛車的開始。它與亞馬遜的無人售貨商店非常類似。2.可穿戴追蹤設備這種可穿戴設備將與商店的系統(tǒng)和設備相連,以追蹤用戶的行為。它有可能被用來提高員工的生產力。2016年的時候,亞馬遜就申請了類似的員工追蹤設備。3.店內庫存追蹤器這項專利展示了一種“電子成像設備”,這款設備可以自動感知店內庫存的變化。當其感知到庫存偏少時,它可以自動發(fā)送低庫存信號,這樣就無需員工時刻檢查庫存。4.室內無人機協(xié)助沃爾瑪的商店面積很大,無人機也許能幫上忙,這樣用戶不需要店員幫助就可以完成任務。這家零售商申請了無人機輔助技術,可以向用戶提供“價格驗證”或“導航協(xié)助”服務。顧客有需要的話,可以用手機召喚這種室內無人機,并通過它引導自己到想要的商品貨架面前。5.區(qū)塊鏈分類帳沃爾瑪也加入了區(qū)塊鏈熱潮中。這種區(qū)塊鏈賬本可以追蹤商店出售給特定客戶的商品,并允許客戶在第一次購買后注冊該商品。該零售商提交了一個用戶界面模型,該模型將使用區(qū)塊鏈技術幫助客戶以新的價格轉售產品。6.區(qū)塊鏈配送卡車車隊沃爾瑪的“智能包裝”專利采用了一種基于區(qū)塊鏈的工具來跟蹤包裝內容、環(huán)境條件、位置和其他細節(jié)。專利中描述的這款設備旨在用于諸如自動駕駛車輛和自動駕駛飛機等新技術中。沃爾瑪想讓自動駕駛卡車更容易交貨。這項技術可以通過使用“基于認證的訪問和加密”來讓自動駕駛車輛進入受限區(qū)域。總結再一次強調,沃爾瑪申請這些專利,并不意味著該公司會將它們變成現實。根據CBInsights公司的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該公司已經申請了1419項專利。然而,最新的文件顯示,沃爾瑪還在計劃如何面對在電子商務領域日益占據主導地位的亞馬遜的挑戰(zhàn)。
一起惠2018-06-01 10:28:5738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