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一起惠資訊>購物資訊>央視曝光:海淘的黑色產業(yè)鏈
央視曝光:海淘的黑色產業(yè)鏈
一起惠2018-05-21 09:11:43366 次


按照海淘相關政策,個人年度交易額上限為20000元,然而你的額度尚未用完,可能就被別人給偷走了,這背后竟然隱藏著一條黑色產業(yè)鏈。

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fā)的《關于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顯示,“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的單次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0元。”

在額度范圍內,關稅稅率暫設為0%,用戶可享受進口稅收優(yōu)惠。超過這一額度,個人用戶海淘將會被限制。

5月19日,央視新聞的調查顯示,不少海淘用戶海淘額度被盜用,有人冒充海淘用戶名義,大量從國外買東西,背后竟隱藏著一條黑色產業(yè)鏈。


據了解,這樣的事情正在全國各地接連上演。一位廣東的海淘用戶被人冒用了20次。重慶的一位用戶被人冒用了26次。在北京,在上海、在山東、在江蘇、在浙江、在福建、在廣東、在重慶,其他地方的網友也在紛紛控訴,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證號,被別人肆意盜用。

按照電商海淘一般步驟,首先由消費者在電商上購買產品,購買時需要提交個人的姓名和身份證號;電商將這些信息提交給海關,做通關申報;物流公司把貨物運輸到消費者手里。而在海關網站查詢到的信息里,恰恰就包括了這些環(huán)節(jié)上的數據。

而在海關網站查詢到的信息里,“訂購人電話”卻找不到真實買家。對于自己的電話號碼會出現在通關記錄上,那些并未購買海淘商品的用戶表示毫不知情。

此外,“物流運單”也涉嫌造假,多數物流運單無法追蹤,所謂的物流信息是憑空捏造。


對于其中內幕,央視新聞暗訪顯示,那些電商公司只是借出自己的殼,幫人通關。而掌握著這些假身份信息的源頭,其實是跨境物流公司。

跨境物流公司倒賣實名信息 ,提供物流清關服務。所謂的清關服務,其實就是幫客戶“刷單”,制造假的通關信息,來上報給海關。

從整個流程來看,除了名字和身份證信息是真實的,其它的整個流程全部是偽造的。這種做法既泄露了個人信息,也使得國家稅收大量流失。

附央視新聞提供的海淘交易額度查詢方法:

1. 登錄網站http://ceb2pub.chinaport.gov.cn輸入本人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可查詢今年已用海淘額度和可用海淘額度。

2.點擊底部藍色小字,注冊后可查詢海淘消費明細。

解決辦法:如果您確認自己的海淘額度被別人盜用了,可以撥打中國電子口岸客服熱線010-95198進行處理。

上一篇:1號店什么是上門換新

下一篇:螞蟻花唄宣布向銀行開放 虛擬信用卡將爆發(fā)增長


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自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fā)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