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網站進入運營。
2000年2月,當當網首次獲得風險投資。
2000年11月,當當網周年店慶大酬賓,在網民中引起巨大反響。
2001年6月,當當網開通網上音像店。
2001年7月,當當網日訪問量超過50萬(Unique Visitor),成為最繁忙的圖書、音像店。
2003年4月,在“非典”肆虐之時,當當網堅持高速運轉,滿足讀者對精神食糧的需求,被文化部等四家政府部門首推為“網上購物”優(yōu)秀網站。
2003年6月,當當網、新浪網、SOHO、網通等公司舉辦“中國精神”活動,呼喚開放樂觀的民族精神,引起轟動的社會反響。
2004年2月,當當網獲得第二輪風險投資,著名風險投資機構老虎基金投資當當1100萬美元。
2004年3月,當當網開通期刊頻道。
2004年4月,當當網開通時尚百貨專賣店。
2004年7月,當當網經過慎重考慮,放棄亞馬遜并購請求,堅持自主發(fā)展的道路。
2005年5月,當當網將送貨上門,貨到付款的服務,并承諾免費上門收取退換貨的服務擴展到全國66個城市,使中國電子商務的服務水平邁上新的臺階。
2006年5月,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市長王岐山一行蒞臨當當網進行創(chuàng)意文化產業(yè)考察。
2006年6月,當當網將送貨上門,貨到付款的服務,并承諾免費上門收取退換貨的服務在全國突破180個城市
2006年7月,當當網獲得第三輪風險投資,著名風險投資機構DCM、華登國際和Alto Global聯合投資當當網2700萬美元。
2006年7月,當當網與中國銀聯建立起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并聯合推出“線上消費、線下刷卡”創(chuàng)新固網支付服務。
2006年9月,當當網推出電話支付業(yè)務。
2006年10月25日,當當網個性化商品推薦功能正式上線。
2007年1月8日,當當網和北京新華中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簽署當當網ERP項目一期工程,ERP項目總投資500萬
2007年3月,當當網推出商品評論和商品問答功能
2007年4月,當當網與包括飛利浦、歐萊雅、卡西歐、耐克、樂高等300多個知名品牌達成合作,這些知名品牌的產品共同進駐當當網
2007年5月,占地面積達4萬平方米的新物流中心在北京投入運營
2007年8月,當當網新的ERP系統(tǒng)上線,同時推出新的購物車和結算功能。
2007年10月,當當網買斷李宇春2007年新專輯《我的》版權,直接進入唱片出版發(fā)行領域,開辟網絡銷售+地面發(fā)行全新唱片銷售模式。
2008年6月,當當網開始實施新的會員積分計劃。
2008年7月,當當網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進行物流大提速。
2008年10月,當當網新首頁上線,改版后的頁面突出了綜合購物商城的網站形象。
2008年11月,推出招商模式,加速品類擴展。
2008年12月,當當網讀書頻道上線。
2009年4月,當當網與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中關村科技園區(qū)雍和園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中國第三屆網民讀書節(jié)。
2009年5月,當當網成都物流中心啟用。
2009年9月,手機當當網全面升級,并推出革命性的手機購買功能,在國內B2C電子商務領域,此舉尚屬首例
2009年9月,當當網個性化推薦2.0重裝上陣。
2009年10月,當當網武漢物流中心啟用,全國庫房總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成為國內電子商務公司中庫房面積最大、物流配送網絡最廣泛和最發(fā)達的公司。
2009年10月,當當網在北京地區(qū)為聯營商城商戶開通了COD(送貨上門、貨到付款)服務,今后將逐步為全國其他地區(qū)的聯營商戶提供此項服務。
2009年11月,提供貨到付款的城市超過800個,成為服務范圍最廣泛的網上商城。
2009年12月,當當網論壇上線。
2010年5月,20000平米的鄭州出版物DC啟用。
2010年8月,成都百貨DC投入使用。
2010年11月,鄭州百貨DC啟用。
2010年11月,武漢百貨DC開始籌建。
2010年,8萬平米的無錫物流中心開始組建。啟用后將取代上海DC的位置。
2010年12月,當當網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完全基于線上業(yè)務、在美國上市的B2C網上商城。
2011年11月01日,臺灣知名藝人“Hold住姐” 代言當當網。
2011年12月,當當網上線電子書平臺,目前擁有最多的中文數字書資源,數字商品超過20萬種。
2012年4月,當當網推出自有家居品牌“當當優(yōu)品”,一同亮相的還包括自有品牌童裝“DangDangBaby”。
2012年,陸續(xù)推出了iPhone、Android、Windows Phone等智能手機客戶端。
2013年5月,當當網推出服裝尾貨特賣頻道“尾品匯”。
2013年6月,當當網推出自有品牌的電子書閱讀器“都看”二代。
下一篇:當當網上書店兒童天地首頁推薦圖書
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自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如果您發(fā)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